韩钰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发展霍山县康养旅游市场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霍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注、关心,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康养旅游设施,开发康养体验活动方面。一是不断布局发展康养小镇。陡沙河温泉小镇、太平畈石斛养生小镇、佛子岭生态酿造小镇等特色小镇,特色小镇“群星闪耀”,成为供给侧改革的有效载体。上土市温泉小镇依托天然地热资源,引进华强集团作为投资主体,通过“优质资源+优质资本”模式,累计完成投资8.5亿元,打造集养生、休闲、度假、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自2017年9月以来,温泉小镇累计接待游客11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亿元,带动周边产业蓬勃发展,新增宾馆、民宿、农家客栈130余家,解决2000多名群众就业,直接带动95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5万余元。温泉小镇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先后荣获中国十佳避暑康养小镇、全省首批省级旅游小镇、首批健康小镇等称号。二是发展康养廊道。针对长三角客源市场游客需求,投入26.6亿元建设总里程约200公里串联全县所有乡镇的“最美环线”,各乡镇“八仙过海”,打造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景观节点。大别山国家风景道和霍山最美旅游环线,串联起精品线路, “百花齐放”,主题鲜明,各具特色。三是乡村休闲康养游快速发展。“以点带面”,配套完善堆谷山、金竹坪等乡村旅游集聚带。堆谷山村、金竹坪村创建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太阳乡创建成为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镇,月亮湾作家村等六地创建成为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抱儿钟秀茶宿等获评“安徽省百佳旅游民宿”。发展农家乐约600家,其中三星级以上农家乐30多家,形成堆谷山、金竹坪等数个农家乐集群,乡村旅游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收入大幅飙升,节假日甚至出现一桌难求、一房难求的火爆景象;出台《霍山县“大别山人家”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评定星级大别山人家22家,切实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户的监管和引导。太阳乡金竹坪、磨子潭堆谷山村、陡沙河温泉小镇等农家乐集聚区等地工作日每天接待养生观光游客560余人次,周末每天达到2000余人次。以落儿岭黄茶园为代表的乡村康养采摘游,每年采茶季吸引近10万人。展示“田园风情”,建成了下符桥桃花园、但家庙油茶骑行基地、大沙埂农业产业园等旅游点。四是康养避暑旅游成为亮点。全县共有6处省级避暑旅游目的地。举办了2届“康养霍山”避暑旅游体验活动。霍山大峡谷漂流平均每天接待清凉消暑游客5000余人,周末最高峰日接待14000余人次。五是发展体育康养。组织开展霍英茶马古道徒步越野挑战赛、 “健康安徽”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大别山风光智跑”、“长三角全民健身登山大会”等体育赛事。六是文化休闲康养应运而生。打造了月亮湾作家村、仙人冲画家村、屋脊山摄影家村等“三家村”文旅融合特色景区,仙人冲画家村、月亮湾作家村获批市级研学旅行基地,以红色区域中心纪念园、西镇暴动纪念馆等为代表的大别山红色旅游,每年接待研学旅游35万人次以上。
二、关于发展健康旅游,弘扬中医药文化方面。一是形成具有一定市场规模和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集群。林下种植、民宿养生、林下康养步道等康养旅游成为旅游市场新宠,中国霍山大别山药库入选国家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每年接待康养游客12余万人次。二是发展大别山(霍山)养生药膳产业。邀请省烹饪协会和县中药材发展中心深入调查研究,甄选出35味霍山本土生长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注册本草霍膳,开展药膳大赛,精心研发出了以霍山石斛等道地霍山中药材为选料的大别山(霍山)养生药膳菜品50多道。三是加大中医药类非遗传承推广。霍山的“淠衡钝斋医学”是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皖西皋陶医学的重要支撑,今年计划推进相关非遗进景区。
三、关于建立多元投资体制,打造康养旅游项目方面。一是启动了霍山县大别山康养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依托西山药库,以陡沙河温泉小镇和铜锣寨为中心,以华强集团作为投资和建设主体,突出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主题。二是积极谋划储备了一批康养旅游项目。包括迎白路百里康养新居地、与儿街三线记忆养老度假、东西溪深山净土康养、太阳乡避暑康养旅游小镇建设项目,编制文旅招商画册。通过文旅投融资、招商引资,项目资金申报等多种方式争取资金。
四、关于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复合康养服务人才方面。一是协调卫健委、人社局、霍山职业学校等单位,合作建立康养旅游培训基地,开展专业人才培训,与培训机构开展康养从业者技能培训;二是支持华强大别山集团等龙头企业与专业院校、机构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三是选送各级干部到大别山两山学院和大别山乡村振兴学院,培养管理人才。
此复
承办单位负责人:叶芳
承办责任人:刘大平
联系电话:0564—5020802
霍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2021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