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霍山县卫健委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办理

霍山县卫健委关于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22号提案的复函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21-09-02 08:58 信息来源:霍山县卫健委  字体:[  ]

霍卫健〔202178

 


尊敬的张晓春等委员:

你们在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第22号建议《关于尽快出台生育二胎激励机制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对我县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关注和关心。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先后作出单独两孩、全面两孩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了积极成效20217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出台,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在国家层面,从取消社会抚养费,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到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再到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拟将出台,支持生育、养育和教育的政策体系正在形成。在地方和部门层面,各地各部门促进相关惠民政策与生育政策有效衔接,精准做好各项管理服务,根据各地实际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提供了具体支撑。就我县而言,目前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

一、积极落实女职工生育假期相关政策

我县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落实女职工生育假期。《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对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给予以下奖励:(一)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基础上,延长产假六十天;(二)男方享受十天护理假;夫妻异地生活的,护理假为二十天。职工在规定的产假、护理假期间,享受其在职在岗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同时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我县女职工生育最少可享受158天假期同时妇女妊娠、生育和哺乳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特殊劳动保护。除产假、陪产假外,我县按照安徽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女职工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用人单位应当给予下列劳动保护:不延长其劳动时间,不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实行工作量定额的,相应减少其工作量。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其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二、积极抓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意见》下发后,县卫健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贯彻落实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2021年,省委、省政府把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工作列入为民生工程,县卫健委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主动作为,积极探索,高标准提前完成2021100个托位和1个普惠制托育机构建设工作,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备案的托育机构进行补贴。下一步,县卫健委将协同有关部门出台优惠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托育机构,提供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计时托等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向职工提供福利性照护服务,有条件的向社会开放。积极开办街道社区、家庭托育点,为居民提供就近可及的照护服务。鼓励公办、民办幼儿园往下延伸,开设托班,解决23岁婴幼儿的入托需求。  

三、提倡优生优育,加大产科儿科建设工作

2017年我县就下发了《关于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加大生育支持力度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要求:一是提供优生优育健康服务。建立健全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制度,防止或者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婴儿健康水平。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卫生指导、卫生咨询、医学检查、母婴保健指导、孕妇产妇保健、胎儿保健和新生儿保健等婚前保健和孕产期保健服务。二是加强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统筹增加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妇产科、儿科医疗保健服务资源供给,增加产科、新生儿科床位,合理确定服务价格。加快产科和儿科医师、助产士等人才培养,建立激励机制,在薪酬分配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改善医务人员待遇。推进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加强高危孕产妇筛查与专案管理,加强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

四、落实相关政策,保护女职工权益

对符合《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在规定的产假、护理假期间,享受其在职在岗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妇女妊娠、生育和哺乳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特殊劳动保护。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接受绝育手术后,符合再生育条件,要求再生育的,依照规定申请领取生育证后,凭生育证施行恢复生育手术。恢复生育手术的费用,由受术者所在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给予补助。

生育,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民生幸福,一头连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接下来,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继续深化改革,破除影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思想观念、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制约因素,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在政策托举上出实招、见实效,才能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让三孩生育政策落地见效。

承办单位负责人:何旭明

   办    人  竞

      话:3910903

 

 

 

2021826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