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尘肺病?
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沉积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二、我国法定的职业性尘肺病有哪些?
根据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法定职业病中有13种尘肺: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以及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三、哪些行业工种人员易患尘肺病?
矿山开采。各种金属矿山的开采,煤矿的掘井和采煤,以及其它非金属矿山的开采,是产生尘肺的主要作业环境,主要作业工种是凿岩、爆破、支柱、运输。
金属冶炼。含矿石的粉碎、筛分和运输。
机械制造。铸造配砂、造型,铸件的清砂、喷砂以及电焊作业等。
建筑行业。如耐火材料、玻璃、水泥、石料生产中的开采、破碎、碾磨、筛选、拌料等;石棉的开采、运输和纺织等。
其他。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建设中的开凿隧道、爆破等。
四、如何预防尘肺病?
湿式作业。采用洒水、喷雾等方式来降低作业场所粉尘的产生和飞扬。
密闭尘源。采用密闭尘源与局部抽风相结合,防止粉尘逸出。
通风除尘。通过合理通风来稀释、排出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
个体防护。作业工人应使用防护用品,戴防尘口罩或头盔,防止粉尘进入人体呼吸道。
加强管理。用人单位重视防尘工作,建立、健全和落实防尘的各项规章制度,更新和维修设备,确保防尘设施正常运行。
宣传教育。加强工人、企业管理人员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培训、宣传教育,提高防尘意识。
职业健康检查、监督检查。加强接尘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各级监督管理部门对用人单位防尘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用人单位采取防尘措施,改善劳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