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霍山县卫健委 > 财政资金 > 部门项目

霍山县卫健委转移支付2021年度绩效自评报告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22-04-25 10:55 信息来源:霍山县卫健委  字体:[  ]

霍山县卫健委转移支付2021年度绩效自评报告

 

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县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皖财绩函[2022]24号《关于做好2022年省级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对2021年度全县计划生育服务项目转移支付资金执行情况进行自评。自评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开展情况。全面落实国家“三项制度”,2021年全县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有7536人,因变动当年退出151人、新增616人;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有751人,因变动当年退出19人、新增72人。兑现资金1116.12万元。

(二)自评工作情况。评价方式采取自评自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认真对照绩效评价范围和内容,总结评价了2021年计划生育服务项目推进和任务完成情况。

1、根据2021年计划生育专项转移支付预算和绩效目标,设置了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成本指标、社会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5项目标,按既定政策标准确定计划生育奖特扶目标人数、符合条件申报对象覆盖率100%,补助标准兑现准确率100%,资金发放到位率100%,目标人群政策知晓率95%以上,家庭发展能力、社会稳定水平逐步提高,奖特扶对象满意度90%以上,整体评估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与特别扶助政策落实情况。

2、全县符合享受人数和实际申报人数相比,资格认定准确率:奖励扶助制度100%,特别扶助制度100%

32021120-22日县卫健委组成4个核查组对16个乡(镇)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核查,对2021年新增对象采取入户走访查看个案资料,实地了解婚育、生育情况,共入户走访1088人,经核实全部符合政策;对历年享受对象每个乡镇采取随机20人进行年审核查,共核查奖特扶对象310人,已全部领取奖扶金,资金发放到位100%,群众政策知晓率、满意率达95%以上。

二、项目绩效自评开展情况

(一)项目依据到位。国家人口计生委于2004年提出了在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我县从2005年开始实施。200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口计生委省财政厅关于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08]66号),我县从2008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

(二)项目立项到位制定了年度绩效目标,对绩效目标进行量化。建立起完善的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社会监督的运行机制,确保保障对象确认准确,资金拨付及时且发放到位。

(三)“四权分离”管理运行机制到位。县人口计生委、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等相关部门出台了《霍山县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监督实施办法》,建立了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和社会监督“四权分离”的运行机制,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公正透明、权力制约、运转协调、全程监督的管理运行机制。四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确保奖励扶助政策执行的公开、公正和专项资金的安全,确保奖励扶助金落实到户到人。一是卫健部门积极做好奖励扶助、特别扶助资格确认、建立信息档案、数据汇总分析和日常管理监控等工作。二是财政部门认真负责资金预算决算并建立财政专户,确保奖励扶助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并对资金使用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三是委托发放机构严格按照委托服务协议,确保了奖励扶助资金及时、足额、直接发放到人。四是为强化监督,在县卫健委监察室设立了举报电话,在县政府大门旁边设立了举报箱,各镇村在公开栏设立了省、市、县、乡四级举报电话,对奖励扶助制度和对象及时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畅通投诉渠道,使奖扶工作各个环节都能接受监督,确保奖扶政策在阳光下操作,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积极协助做好相关监督评价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监督和绩效考评。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资格确认条件和程序管理到位。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特扶制度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的工作。县卫健委年年组织奖扶政策培训,掌握对象确认条件,明确政策界限。乡镇负责培训到村(社区),严格按照资格确认条件和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分级负责的原则,由本人申请、村级评议、乡镇人民政府初审并张榜公示、县卫健部门审查确认、市卫健部门检查监督备案。确保了资格确认在“阳光”下规范运作。县卫健委组织人员对新增奖扶、特扶对象进行全面入户调查复核,复核率100%

(五)严把政策口径环节,目标人群管理到位。自我县实行奖特扶制度以来,县人口计生领导小组把该项工作纳入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核,签订责任书,对奖特扶资格确认及时、程序规范、资料完整等情况纳入考核,对出现资格确认错误的实行按例扣分。在县级全员复核确认时,按照谁调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和终身问责制。多年来,我县没有发生一起因对象确认问题的投诉事件。

(六)目标人群进入、退出动态监测管理到位。对乡镇上报的奖特扶对象,县卫健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入户复核,提高了奖特扶对象确认及时率,同时对往年对象进行年审,确保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扶助对象、死亡人员及时作退出处理。2021年,我县新增奖扶对象616人,奖扶资格确认及时率达到97.03%,准确率达100%,年审退出151人,退出及时率100%;新增特扶72人,年审退出19人。

(七)上报数据准确。在奖励扶助、特别扶助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统一把关,按照文件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奖励扶助标准制定实施意见,达到公开透明,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力争做到一个不错、一个不漏。通过“三级”审核公示、群众举报、社会监督等措施,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性。上报数据、系统录入基础信息均实际情况一致。

(八)资金落实到位。现存一个子女、两个女孩按每人每年960元、1200元发放,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按每人每月380元、500元发放,手术并发症按每人每年4800元、3600元、2400元发放。2021年发放奖励扶助对象7536人,发放资金730.728万元,特别扶助(含手术并发症)对象751人,发放资金385.392万元。资金全部由上级财政承担,在6月通过“一卡通”将资金打卡到户。年初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特别扶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直接打卡到户。由县级财政部门会同卫健部门委托农村信用合作社直接发放奖励扶助金,简化手续,减少中间环节。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奖特扶资金和以扣代罚等各种名目的违规行为,确保奖特扶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三、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组织落实。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是进一步做好计生工作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德政善举。县政府每年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从2005年开始,将奖励扶助工作纳入计划生育目标考核内容。县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由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印发《霍山县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实施主体与具体责任,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二)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在镇村公开栏公开奖励扶助有关政策。二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体开展经常性的奖扶政策宣传。三是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面对面宣传。四是利用短信平台、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提升奖扶政策知晓率,扩大社会影响。

(三)明确对象,专款专用。严格按照省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制度管理规范、政策性解释和个案答疑进行资格确认,设立专门账户,由县级财政委托代办金融机构,直接打卡发放到每个受奖对象手中,整个资金从预算、下拨、造册、打卡发放,均建立了一整套资金运作流程和管理监督机制,无任何中间环节,通过“直通车”形式发放到每个对象。

(四)明确责任,纳入考核。从奖扶工作开始以来,每年县卫健委都组织抽样调查和暗访督查,并协调组织财政、审计等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还走访群众,多方了解真实情况。从奖扶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宣传政策出现重大偏差而造成群体性上访、集体弄虚作假、虚报奖励扶助对象的单位和责任人将实行严格责任追究制度。采取“谁调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出错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进一步严格把握政策口径,做到不重、不漏、不错。明确对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中以权谋私、索拿卡要、克扣贪污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抽查中发现的其他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并将督查情况纳入对乡年度计生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实行扣分制。多年来,我县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基层工作到位,没有出现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没有因资金不到位阻碍利益导向工作的开展。

四、两点建议

(一)农村奖励扶助标准过低。奖励扶助政策从2005年开始实施,当时奖励标准就是600/年,时至今日已有14年,物价已经翻了好几倍,但是奖励标准才调到960/年,上调率只有60%。建议建立上调机制,定期上调。

(二)建议国家把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提前至55周岁开始,资金有中央和省承担。

 

 

                                                   霍山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421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