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霍山县卫健委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办理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75号提案的复函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25-07-17 10:39 信息来源:霍山县卫健委  字体:[  ]

余宏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中医药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在建议中提到,一是要完善硬件建设,重点帮扶,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完善中医馆建设,进一步推行“医共体”模式,扩大“医共体”的试点医院。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持续加大对各级医疗机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持力度,医疗机构硬件建设逐步完善。一是县级中医“龙头”持续强化。县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楼已于20239月份正式启用,今年5月份针灸推拿科、康复科顺利完成搬迁,医院科室设置更加健全,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如脑病科、骨伤科、针灸推拿科、肿瘤科、儿科等)建设成效更加明显,综合服务能力和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并于202412月顺利通过三级中医医院现场评审。二是乡镇卫生院建设全面提升。上土市镇卫生院、漫水河镇中心卫生院、诸佛庵镇中心卫生院、佛子岭镇卫生院、黑石渡镇卫生院、但家庙镇卫生院、下符桥镇卫生院新院区均已投入使用且运营有序。截至2024年底,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均建成标准化的中医馆均配备了300种以上的中药饮片和80种以上的中成药,配备了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如针灸器具、火罐、TDP神灯等)。三是村级中医阁建设持续推进。2022年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期间,在衡山镇牛角冲村卫生室、西大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等17家村级医疗机构建成标准化中医阁。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具备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场所。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便捷优质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大幅提升。

在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方面,我县自2019年医共体集团成立以来,定期组织县级中医药专家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坐诊、带教和学术讲座。一是实行轮岗派遣模式。县中医院安排县级中医专家分别到漫水河镇中心卫生院、磨子潭镇中心卫生院、上土市镇卫生院驻点,不定期到村卫生室开展业务指导;二是安排医师驻点服务。县中医院康复科及针灸推拿科以科室为单位安排医师驻点县经济开发区卫生院和太阳乡卫生院,为患者提供特色中医药诊疗服务;县医院派遣中医康复科团队到佛子岭镇卫生院开展针灸推拿、“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服务。三是扎实开展师承带教。依托县中医院现建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传承专家工作室”、“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室”、“安徽省基层名中医专家工作室”各1遴选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类别医师跟师学习,持续开展师承教育,培养学术继承人,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目前,共授徒11人,均已在各自单位成为中医药服务工作中坚力量。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养生保健及康复服务,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涨的就医需求,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是要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定点培养、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基层中医药人才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同时,鼓励中医药专家到基层开展义诊、带教活动,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

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人才强县”、“人才兴医”战略不动摇,鼓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采取学历教育、中医临床骨干培训、跟师学习、外出进修、对口支援等方式,鼓励县级中医药专家到基层开展义诊、带教活动,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努力培养一批中医药人才。一是加大对中医药类专业人才招聘力度。积极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安徽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历提升计划等项目,为基层医疗机构输送稳定可靠的中医药人才。2020年以来,共公开招聘乡镇卫生院定向中医类人员7人,定向村医中医类人员16人,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中医师承定向培养招聘8人,2022年以来积极组织23名参与学历提升的村医到高校继续教育学习提升技能,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进一步稳固。二是持续开展“西学中”培训。培养了一批掌握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西医人员,目前共有7人参加省市级培训,1人成功入围省级“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班并结业,上土市镇卫生院何宽入选第四批全国“西学中”优秀人才三是大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2021年,我县首次与安徽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办了2期“安徽省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公益培训班(霍山班)”,覆盖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2022年,举办了霍山县基层医疗卫生员“西学中”暨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全县共有138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2024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5次,共培训200余人次,通过各类适宜技术培训的开展,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三是要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建设、发展一批中医特色专科。

2018年以来,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工作经费40万元用于“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近年来,在经济下行、财政吃紧等内外在因素影响下,为持续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和优势病种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内涵建设,县政府每年仍保证了20万元的专项资金给于支持。与此同时,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专门安排一定比例的费用用于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项目,并逐年提高经费占比,着力提升65岁以上老年人及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截至目前,我县建成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共6个、重点专病2个,拥有中医优势病种12个。今年县中医院肿瘤科正积极申报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衡山镇卫生院中医科、太平畈乡卫生院骨伤科正在争创县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壮大提升中医特色专科水准。

四是要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结合基层实际需求,推广简单易行、疗效显著的中医适宜技术,如针灸、推拿、拔罐等,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我委高度重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和推广。在县中医院建立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遴选推广1040项以上常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并推广运用,定期开办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对全县医务人员开展培训。2022108日,创新开办了第一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提升班,在全县范围内推荐选派10名乡村医务人员,采取脱产跟师学习加临床实践的方式,针对性的开展为期3个月的进修培训,为想学和致力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学习和展示平台。截至目前,全县17家乡镇卫生院均能开展6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开展4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主要包括推拿类、拔罐类、灸类、针刺类、刮痧类、理疗类和中药饮片服务)。通过各类适宜技术培训的开展,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五是要优化诊疗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2024年我县启动霍山县医共体信息系统能力提升项目,项目共投入1900万元,覆盖了全县范围内所有医疗机构。旨在医共体内任意一家医疗机构就诊,就可以完成挂号(网上预约)、诊疗、检查、缴费、取药、取报告等全流程服务,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避免重复检查,降低患者医疗费用,优化诊疗流程。截至目前,已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HISLISPACS、电子病历等系统数据实时共享、药品耗材资源共享、业务互联互通,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医共体内就诊“一卡通”,做到了诊间一站式服务,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许,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就医,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六是要提高中医药宣传,加强中医药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信任度,鼓励中医药服务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服务活动,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近年来,我县持续加大中医药文化传播力度,印发《霍山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联合县教育局积极组织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健康科普知识进校园工作。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四进”活动,举办膏方节、霍山石斛文化节、霍山石斛花采摘节、中医药文化宣传周、霍山药膳美食旅游文化节等活动,通过展示、互动、义诊等形式不断挖掘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和霍山道地药材,向群众普及中医药知识,教授养生方法2024年,魂之草大别山霍斛文化馆、大别山西山岐黄文化馆、霍山县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等5家机构成功申报第三批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单位,进一步促进县域中医药文化和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各乡镇积极开展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保健活动,大力普及和推广中医健身活动,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和信任度不断攀升,中医药传统文化氛围愈发浓厚。

下一步,我委将持续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成果,认真贯彻执行省卫健委《关于推进县域中医药“三大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进一步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的通知》要求,在中医指导中心建设、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文化宣教、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方面再下大力气,助推我县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非常感谢您对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此复。

承办单位负责人:葛子俊

承办责任人:郑义

联系电话:3910902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