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
一是落实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印发2024年霍山县知识产权工作要点,分解下达商标、专利申报任务,督促各乡镇、监管所推进商标、专利申报宣传和服务工作,安排部署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二是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调度机制。通过搭建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企业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协助企业质押专利、商标权利获取银行贷款,为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资产转化率,提供政策支持和业务服务。三是健全地理标志保护管理机制。通过建章立制,推动《霍山灵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等5个规范性文件出台,严格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管理,为保证霍山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特色,扎牢地理标志监管机制根基。
(二)逐步增强创新能力
1.推动知识产权创新。依托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网点,引进优质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咨询、申报、维权及政策宣传等服务,鼓励企业申报专利、注册商标。截止2024年10月,我县申报PCT国际专利3件,授权国内专利448件,其中发明专利61件。累计发明专利679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4件;注册商标395件,累计有效商标6476件。
2.强化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一是组织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和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申报工作,共组织霍斛等7家企业申报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指导并推荐天下泽雨、鸿泰食品申报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二是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打造安徽省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核心部件产业专利导航基地。建立以发动机叶片及燃气轮机核心部件的专利信息资源利用和分析为基础的数据库,发布专利导航分析报告,把专利大数据分析嵌入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研发创新环节,为我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持续发展指明技术研发和攻关方向。三是全面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协助应流航源“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高温合金关键部件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项目收尾验收。推动安徽森普新型材料发展有限公司“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等3项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落地。同时,组织霍山县天下泽雨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霍山石斛食品生产全生命周期资源生态利用专利培育示范中心”等2家企业项目申报2024年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四是进一步推动企业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指导霍斛、回音必等7家企业开展贯标试点工作,目前霍斛、回音必、天安生物、正飞等5家企业已取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五是霍山石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进入材料完善和提高阶段,准备迎接国家局正式验收。六是加强品牌培育,提升品牌价值。霍山黄芽、霍山石斛分别名列“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第43位、52位。推荐霍山石斛申报进入国家局第一批地理标志产品“一带一路国家”互认名单。“创霍山石斛新品献乡村振兴力量项目”荣获2024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部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大赛乡村振兴专项赛三等奖。
3.落实激励政策引导。加大政策引导,激发企业创新动力,组织企业开展2023年度省、市知识产权有关奖补政策申报工作,已申报市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183万元。
(三)加快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1.加强质押惠企力度。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宣传和服务,积极探索银行自评估授信质押模式,鼓励中小微创新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截至2024年10月,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亿1773万元,其中专利质押融资3亿458万元、商标质押融资1315万元,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助推力。
2.提高地理标志授权率。2024年新增授权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标企业52家。目前,全县累计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授权达247家、证明商标授权96家。
3.推进密集型产品备案。组织应流、森普等60多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备案登记专利产品,协助企业获得专利密集型产品标识二维码及认定编码,为消费者提供专利产品真伪迅速查验的途径,提高企业产品知名度。
4.探索专利转让运用新举措。依托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中心和代理机构,加强专利技术供需对接服务,鼓励企业、代理机构实施专利“一对多”快速许可授权,激活“沉睡”专利。同时,关注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的专利布局,结合园区企业的实际需求,运用专利导航数据库和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数据库检索高校院所的相关专利,建立分析数据图,导出专利供需对接表,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的研发转化合作,建立知识产权有偿转让和分享机制,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2024年共转让合肥大学专利1件、皖西学院1件,专利许可32件。
(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1.严厉查处侵权假冒案件。一是为进一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优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先后印发《2024年霍山县知识产权工作要点》《2024年霍山县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实施方案》等文件,组织开展地理标志、商标、专利专项行动。二是加大案件指导力度,把知识产权案件办理作为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点,推进案件办理。2024年查办商标类案件10件,办理知识产权诉前调解案件9件,行政裁决案件1件,特殊商标案件1件,地理标志案件9件,行政调解案件2件,人民调解案件8件。
2.不断提升案件办理质量。一是参加线上县域跨区域协作系列培训(专利行政保护等),听取权威讲解,学习先进经验,提高办案人员的执法能力。二是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局组织的典型案例总结申报工作。上半年共上报知识产权典型案例6件,其中“六安市霍山县市场监管局查处霍山县郑玉霞商店涉嫌销售冒用霍山黄芽地理标志名称产品案”入选六安市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第三批)。三是落实知识产权案件指导机制。上报知识产权案件请示1件,适用国家局案例指导办案1件,知识产权技术调查管参与办案1件。
3.持续推广地理标志信用监管。按照《霍山县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企业信用分类分级监管试点方案》,全面启动2024年度用标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将材料发放至各市场监管所,对全县242家用标企业进行新一轮信用分类核验定级,并发放信用公示牌。
(五)加强知识产权普法宣传
一是先后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霍山县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通知》《2024年知识产权保护“六进”活动方案》《霍山县2024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方案》明确年度知识产权宣传任务,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保护六进”“知识产权万里行”等宣传活动,通过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基层、进网络、进展会,采用培训、宣讲、报道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悬挂知识产权宣传横幅、电子屏,与公安、文旅等单位开展知识产权联合执法、设立专题宣传台、展板,开展知识产权咨询,发放宣传单,印发主题海报、宣传单,现场讲解和接受咨询等系列活动措施,营造宣传周的浓厚氛围,引导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和参与知识产权工作,提升社会对知识产权的知晓度和满意度。二是多次深入应流、森普、优胜美等创新企业及外资企业进行走访宣传,主要宣传商标、专利申报政策以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海外维权政策,累计收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诉求 条。三是加强电视、网络、手机平台等新媒体宣传,累计知识产权宣传报道30篇次,其中“中国网”3篇、“新华社”1篇、“网易”6篇、“市市场监管局”3篇、“县政府网”7篇。四是加大人员培训。邀请安徽省江淮商标事务所顾问、市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庭长分别为办案执法人员授课,讲解商标、地理标志、特殊标志侵权案件办理实务、知识产权诉前调解实务,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