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计量能力建设情况
按照省局《关于开展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能力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我县经济发展及民生计量实际,不断加大计量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2024年法定计量机构有2人通过了注册计量师考试,验光仪顶焦度标准装置、数字脑电图机检定装置、全自动燃油加油机检定装置(智能化提升)三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正在开展,有望突破上级下达的机构能力提升行动计划,超额完成任务达到A级机构目标。9月10日,省局计量处长王强一行对我县计量机构开展双随机检查,充分肯定了霍山县计量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二、计量强检工作开展情况
截至10月17日,为我县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等领域检定计量器具7016台(件),强检服务各类市场主体700余家,400多家企事业单位实现了中国电子质量监督平台(e-CQS)申请计量強检服务。
三、计量监管职责履行情况
(一)开展燃气表专项检查。对我县2家燃气经营企业和1家老旧小区管网改造企业安装使用的燃气表开展了调查摸底,按照各企业的燃气表数量和用户分布实施专项检查和抽查工作。期间对燃气经营企业现场检查和行政指导6次,要求企业严格履行主体责任,规范燃气表计量管理工作,妥善处置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及投诉。处置燃气消费投诉4件,对涉及投诉的三块燃气表进行了复检(均检定合格)并向投诉人提供了检定报告,同时要求燃气企业妥善处置消费者的诉求。以老旧小区、新建小区、投诉集中的小区为重点,开展燃气表抽检,抽检待安装和在用燃气表353只,检定合格率100%。
(二)开展民用“三表”计量专项监督检查。一是组织我县供水、供电、供气部门对民用“三表”的采购、安装、首次检定和计量管理制度情况进行了自查;二是对民用“三表”授权检定机构开展计量标准现场监督检查,对授权机构的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溯源情况、人员配备以及标准装置进行了有效性检查;三是开展了在用民用“三表”监督抽查,从全县民用“三表”用户中随机抽查三表各20块,首次检定和到期轮换情况现场核查符合规定。
(三)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工作。按照省、市局统一部署,印发了《霍山县市场监管局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召开了专项整治会议,动员、部署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县范围迅速开展。一是摸清底数,完善监管台账。及时将专项整治要求传达到相关企业单位,结合计量检定,对辖区内经营户用于贸易结算的电子计价秤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计量器具监管台账;二是形成常态化监管机制,对基层监管人员进行了电子计价秤监管业务培训,全县11个监管所全部配备了专用砝码,把电子计价秤检查纳入日常巡查重点内容,持续保持对利用电子计价秤作弊等计量违法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三是不定期开展“晨检”“夜查”突击行动,聚焦电子计价秤“缺斤短两”“鬼秤”等突出问题,选择群众早晨买菜高峰和夜间交易活跃期间,以城区农贸市场、水果店、零食店、熟食店、路边摊贩为重点对经营户使用的电子计价秤开展突击检查,共计检查、检定电子计价秤945台,查处使用未经检定电子计价秤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一起,对70台未检定的电子秤进行了责令改正;四是在夜市、商超等商业活动集中区域设置流动公平秤,为消费者提供复称服务500余次,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充分认可;五是强化宣传引导,多渠道向群众宣传识别“作弊秤”“鬼秤”的基本方法,帮助消费者认识和使用公平秤,引导大众提升自我维权意识和能力。
四、计量科普宣传活动开展情况
组织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在全县范围开展了“3·15”、 “世界计量日”、电子计价秤防作弊等计量科普宣传活动,围绕电子计价秤、民用三表、加油机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计量器具,深入加油站点、商场超市等消费场所,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现场接受咨询投诉、现场演示计量器具检定等多种方式,向广大消费者进行计量器具及计量行为的科普和防作弊宣传,活动共计设置宣传台3个,利用各类媒体发布宣传内容200多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参与人数2000多人。
五、计量服务企业开展情况
落实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主动靠前服务,开展中小企业帮扶走访,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2024年开展计量检定、定量包装、过度包装等计量业务指导和咨询服务50多次,走访企业20余家,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解决计量难题。
六、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情况
持续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以水、电、气、油等民生领域经营主体为重点开展诚信计量行动,广泛宣传诚信计量理念,2024年指导我县3家供气企业和2家加油站签订了诚信计量承诺书并在经营场所公示,通过推行经营者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增强企业诚信主体责任意识,接受消费者监督,持续提升我县诚信计量水平,努力营造文明守信的发展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标准化工作
按照《霍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标准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确立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进一步发挥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标准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时代霍山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标准化支撑。
一、标准研制水平提升明显
今年指导我县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结合我县食品酿造、装备制造、光源电器、机械铸造、农林、中药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开展标准研制。我县霍山金坤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主导制订安徽省地方标准1项(油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林业部门和回音必集团安徽制药有限公司主导制订了林业、中药材省级团体标准4项,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
二、加强标准引领,培育标准创新型企业
牵头印发了《霍山县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鼓励安徽应流集团、世林照明、霍山汇能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等制造企业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强化产品技术标准提升,加快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节能化更新和辅助设施建设,通过引导企业全面提升设备水平,有效牵动设备更新。积极开展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发挥标准在引领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和成效,指导大别山霍斛公司在标准创新型企业信息平台进行了注册申报并通过了初级标准创新型企业评定。六安市局在我县召开了以标准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调研活动并对标准化工作现场给予指导,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特色农产品重点企业、县中药产业发展中心等共15家单位参加了座谈发言。
三、强化标准实施,促进质量提升
依据职能开展强制性国家标准监督检查。一是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照《安徽省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开展家用电器、服装、家装建材、电动自行车、汽车零部件、燃气灶具等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通过推进产品质量强制性标准实施,提升消费品质量标准,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消费产品,有效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二是抓住春茶销售和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期间,开展了茶叶、粽子、月饼过度包装专项检查,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增强主体责任意识,严格落实限制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进一步巩固我县过度包装治理成果;三是强化电动自行车及车用充电器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日常监督和联合执法,切实推动电动自行车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落地见效。
四、开展国家标准宣贯
加强标准宣贯,提升标准化意识,培养全社会学标准、懂标准、用标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营造标准化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组织动员我县企事业单位标准化工作者积极参加首届全国标准化知识竞赛,通过加强培训、做好辅导、提供标准化学习资料等方法,保证参赛人员取得较好成绩。据统计我县共有100人参加竞赛,成绩在80分以上的占比达到91%;二是利用各类媒体和宣传活动,重点开展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宣贯,组织召开了限制茶叶过度包装标准宣贯会,为全县100多家从事茶叶、食品经营的企业进行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