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城管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
2022年,县城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始终保持工作强度、攻坚力度、奔跑速度,全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全面谱写各项事业新篇章。
一、夯基垒台,城市管理更精细
(一)市容环境整治常态开展。今年以来共开展8次市容环境集中整治,4次农贸市场专项整治,5次流动摊点专项治理,累计纠正出店经营3420起,沿街乱挂乱晒乱摆摊(占道经营)8416人次,清理广告灯箱、落地广告牌、伸缩棚等120个,取缔城区活禽交易经营户37户,与凯耀汇、第一乐等商业综合体成功对接,将激流广场流动摊点有序分流,其中凯耀汇接收安置32户,第一乐接收安置12户。
(二)规划巡查全覆盖零容忍。截至目前,共查处违建138处,拆除违建面积约14975平方米;查处规委会交办案件6起,均已办结。9月份,联合衡山镇人民政府、县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对绿色商城内违章建筑进行统一拆除。查处并拆除御景苑、衡山花园、文宸悦府等小区违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28份,并已督促整改到位。
(三)广告整治全领域规范化。对城区破旧残广告进行动态排查,全年共拆除城区破旧残广告2900平方米,破旧残条幅1350条;排查G35高速沿线高炮破旧残广告5处,已全面完成整改;同时以城区主次干道为主,以商业街、公共广场、公交候车亭等市容乱象高发区域为重点,全面清除沿线覆盖在建筑物、灯杆、候车亭上的小广告,到目前为止已清理非法小广告1200余处。
(四)城区环卫水平持续提升。进一步固化优化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人行道冲洗、全天候保洁、雾炮降尘”的作业机制,坚持每日早晨7点前各区域完成地面大扫,主要道路开展6至8轮洒水、清扫作业,河道一天2次清理巡查,重点路段拉网式冲洗清理,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85%以上。
(五)城乡环卫“金字招牌”更亮。坚持“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调度”考核机制,全年共组织县级层面考核12次。2022年按合同更新农村环卫电动保洁车辆509辆、燃油保洁车辆160辆、侧挂车10辆,同时对报废车辆按程序进行报废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体制机制良性循环,规范运营。
(六)垃圾无害化处置升级。截至目前,县域内生活垃圾累计焚烧量52529.38吨,垃圾无害化率达到97.15%;清运建筑装潢垃圾24735余吨,资源化利用14841吨;垃圾填埋场共处理净化渗滤液33731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县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备设施升级改造已进入施工阶段。
(七)垃圾分类全域有序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4个试点项目于2022年1月正式开始运营,农村垃圾分类项目于2022年5月投入试运营。通过深入学校、小区进行宣传活动,让学生、居民在游戏中学习分类知识,养成生活习惯,形成分类自觉,取得了阶段性效果。
(八)渣土运输管理做细做实。截止10月底,累计审批渣土处置项目40余个,核准建筑垃圾运输路线160次,处理建筑垃圾(渣土)规范处置问题10个,暂扣违规运输车辆5辆,纠正运输行为问题20余个,约谈相关运输企业负责人3次,有力地维护了城区渣土处置和运输秩序。
二、立柱架梁,城市功能更完善。
(一)聚焦改革创新,破解物业治理难事。一是狠抓行业规范。指导县物业协会制定了16项业务规范文本,开展全县物业项目经理业务培训会,指导县物业协会组织全县物业公司参加了全市物业行业服务技能大赛,获得团体优秀奖。二是完善规章制度。修订《霍山县物业管理办法》《霍山县住宅小区物业考核办法》《霍山县物业专项维修资金财务管理制度》,制定《霍山县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监管制度》《霍山县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指导意见》。三是强化业务管理。今年召开26次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审查9个物业项目招投标活动,完成14个新建住宅项目的承接查验交接工作,约谈物业公司10次,劝退物业企业1家,依法审查、备案20个项目物业服务合同,对标核定5个前期物业服务项目的服务等级,指导衡山镇成立9个业主委员会。四是规范维修资金监管。截至目前已归集资金4.4万户共计2.38亿元,2022年依法使用维修资金50余万元(累计使用168万元),用于天地佳苑、嘉利星城等小区公共区域的维修,另有10个小区正在申请启用。
(二)聚焦为民服务,破解停车难题。一是合理施划小区停车位,缓解小区停车难。制定《霍山县住宅小区停车管理实施方案》,联合县规划、住建、消防等部门调查登记了99个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对9个小区施划停车位269个,对6个小区实施消防标识线施划。二是通过改造方式开发公共停车位。目前已完成五谷香小区、万象城小区、和顺花园等周边停车位施划工作,新增停车位270个。在保安路、淠河东路、迎驾大道等路段设置人行道与路面硬隔离,共设置U型防护栏1732个,隔离桩1263个,对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起到良好的治理效果。三是智慧停车正式运营。目前已有8条道路、18个停车场纳入智慧停车管理,共有停车位2109个,道路及停车场的停车位周转率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四是开展车辆乱停乱放整治。联合交警部门常态化开展乱停乱放及大货车整治工作,共拖离非机动车425辆,启用六安城管违停采集系统,完成机动车违停处罚3058辆,劝离3166辆。
(三)聚焦品质提升,破解市场乱象。牵头制定《霍山县文明菜市行动方案》,靶向治理“臭烘烘、黑乎乎、湿漉漉、乱糟糟”等突出问题。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改造。今年共投入300余万元,完成中兴市场、金昆市场、金皖西市场部分硬件设施改造。二是整治市场周边乱象。农贸市场周边增加非机动车停车处15处,基本解决停车乱象,纠正出店出摊经营100余起,集中清理卫生死角和杂物20余车,开展活禽交易专项整治,取缔城区活禽交易经营户37户,做到“光禽上市”。三是提升市场软环境。要求商户亮证经营,在城区各农贸市场进出口设置公示栏,对市场内经营户营业执照进行统一公示,亮证率95%以上。制定农贸市场行业规范和文明公约,开展文明经营户评选活动,今年上半年共评选农贸市场文明诚信经营户20户。四是积极探索农贸市场运营新模式。以保安农贸市场为试点,与第三方签订市场改造运营协议,由第三方按照标准化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使之成为我县农贸市场的标准化规范化样板。
三、全面推进,提质增效惠民生。
(一)景观小品扮靓街头文化。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结合道路布局特点,在北外环路、花园南路、南潭苑、女人街等醒目位置,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生态环保等内容,精心设计,创作景观小品9处,提升了环境氛围。
(二)主题文化点亮街巷文明。挖掘文化元素,以街景重构的方式,打造“生态环保巷”、“衡山书巷”、“好人路”、“文明礼仪巷”等特色文化巷道以及惠民路、步行街、新二中、老城东小学、大地花园等处特色文化墙,变身“网红打卡地”引领文明新风尚。
(三)口袋公园丰富百姓生活。利用闲置荒废土地资源,结合“微提升”项目,在近春园小区、霍山首府小区周边建设2处口袋公园,配备健身器材、共享书屋,丰富周边百姓休闲活动。
(四)老旧小区焕发蓬勃生机。对南外小区、邓家巷、万象城、五谷香、五洲商贸等5个老旧小区周边的墙体立面、路面进行改造,改善了人居环境,让老旧小区换上“新颜”。
四、厚积成势,各项事业谱新篇
(一)党建引领队伍规范化。一是持续跟进学习,强化理论武装。利用“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学习强国等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党。二是加强能力培养,提高人员素质。1-10月份组织中心组学习16次,每月各支部进行学习,举办法制专题培训2次,组织四批15人次外出参加省市级执法培训。三是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党建引领,创建住宅物业管理标准化示范项目”活动,通过“干部包楼栋,支部包小区”的模式,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引领全局广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建功立业。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以案为戒”警示教育活动,落实“一岗双责”。四是紧扣巡视整改,见底清零,常态长效。根据省委第七巡视组巡视霍山反馈意见,结合自身实际,认领整改事项19个。局党组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台账,逐项分解任务清单,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了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除霍山首府违建问题外,现已整改完成18个、基本完成1个,整改完成率94.7%,建章立制4个,追责问责3人。
(二)法制引导执法规范化。2022年按照简易程序案件8起、一般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案卷共42件。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次开出“违法主体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单”,启用“城管违停采集系统”,对违停车辆发送提醒短信并给予10分钟驶离时间,体现了执法的温度。
(三)信息助力管理智慧化。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将智慧城管信息员巡查与城区市容6个网格(共15个小组)相融合,配合处理市容市貌问题。截至目前,智慧城管立案派遣案件24696件,网格员现场自行处置结案24476条,结案率为99.86%。
(四)规范拓展服务优质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理念,为办事群众提供耐心、热情、周到的服务。截至目前,政务中心服务窗口共办理行政许可事项4265件,其中物业维修资金3457件,门头广告578件,临时广告70件,按时办结率为100%,群众满意率达100%。  
(五)矛盾纠纷化解及时化。今年以来,共办理人大议案建议、政协提案来信15件,受理信访件49件,及时回复市长热线、人民网等投诉1220余条。开展渣土车辆、农贸市场、物业小区、户外广告、环卫作业等领域安全生产检查与自查共25次,排查出安全隐患107条,均已完成整改。积极配合公安等部门开展反诈、扫黑除恶系列宣传,共设置户外宣传广告22处,拆除涉诈广告门头1处。发布正面宣传报道105条,弘扬社会正能量。严守城管领域疫情防控安全,加强公厕、农贸市场等公共设施和公共环境的消毒消杀工作。
五、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强弱项,优化管理服务。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落实“四位一体”物业管理协调运行机制,抓住小区党建联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机遇,调动小区党员干部参与物业管理的积极性,增强“红色物业”创建活动实效,督促业主、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全面履职尽责,进一步加大物业小区拆违力度。继续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积极稳妥化解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进一步补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围绕“治脏”、“治乱”、“治差”三大方面,通过环卫保洁质量提升、破旧残广告整改、市容市貌美颜、乱停乱放整治、老旧小区维修改造等措施,综合施策抓好创城工作。
(三)进一步提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治理,消除城区卫生死角,加强城区河道保洁,及时保洁公厕,定期消毒消杀,确保公厕内干净卫生。
因地制宜设置城市景观小品,整治提升街区风貌特色,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从品质、环境、文化、创新、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增强城市宜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