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整治+自治”为抓手,提升市容市貌。坚持集中整治和常态治理相结合,持续开展不文明行为整治,特别是加强保安路、诸佛庵路、文盛街等重点路段管控。严格把关城区大型活动,强化沿街商铺、城中村及无物业小区装修建筑垃圾监管,对南岳路、衡山路、激流广场等路段区域实行专人定岗,严格管控市容乱象。持续巩固农贸市场工作成效,优化农贸市场公共设施改造,重点对中兴市场功能区经营摊位进行合理改造,进一步改善中兴市场自产自销商户多、位置少的问题。定期开展流动摊点、户外广告、农贸市场、车辆停放等专项整治,全年开展市容类专项整治不少于4次。
2.以新一轮城区环卫外包为契机,打造“清爽·霍山”。按照“高标准、精细化、常态化”的理念,全面加大城乡环卫保洁力度。依托席地而坐“城市会客厅”,高标准推进深度保洁,实现公共区域卫生无死角、城市家具无污渍、水体清澈无垃圾、道路保洁见本色。2025年,拟对约40辆农村垃圾清运、城区5座垃圾中转站设备进行更新,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处理厂平稳运行,城乡垃圾分类持续推进。
3.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推进物业服务提质增效。进一步巩固“皖美红色物业”建设工作成果,巩固小区“停车难”整治成果,对已整治小区进行回头看,适时选定具备条件的小区推进整治。继续推进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力争具备条件的小区实现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全覆盖。建立物业服务第三方考核反馈问题和整改机制,加强“两审计两评价”工作力度,实现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公共收益公开透明。升级物业维修资金管理系统,实现资源信息化共享和票据电子化,为下一步居民皖事通数据查询工作做准备。
(二)加大违建查处力度。坚持每日巡查与群众举报线索相结合,集中力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鑫港花园、御景苑等小区开展违建集中整治;严控新交付小区违建形势,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快查处。
(三)以“微提升”项目为依托,净化城市空间。2025年,根据需要对城区老旧、破损的街区外立面纳入“微提升”范围,利用闲置空地打造口袋公园、停车场、特色街角、文明巷道,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净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韵味。以方便群众为出发点,持续化解停车难题,科学规划增设停车泊位,如利用倾城之恋南侧空地改建为临时停车场,加快补齐城市停车供给短板,倾力满足居民停车需求,统筹推进“便民停车”暖民心行动。引入第三方在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新能源充电桩,推广自助停车、洗车、充电“三合一”新型停车场模式,提升群众满意度。
(四)以党建引领,做好各项工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考察六安重要讲话精神,制定学习计划,通过多种形式保证学深悟透,安排领导班子集中学习不少于12次、专题研讨不少于4次。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3个下属事业单位签订责任书,加强日常监督和廉政风险排查,强化廉洁教育,开展多种形式廉政教育活动。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建立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机制,实现党建与业务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