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霍山县残联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残联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提升残疾人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取得显著工作成效。
一、2024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党建为引领,提升残疾人服务保障水平
1.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县残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组书记带头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党组成员履行“分管职责”,形成上下贯通的责任体系。顺利完成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党组书记亲自担任支部书记,选举有能力、有干劲、有担当的党员充实支部,充分发挥好党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常态化开展“创特色、争先进”活动,将活动开展与助残项目结合起来,惠及全县困难残疾人。
2.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县残联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规范“三重一大”决策议事程序,建立健全岗位廉政风险预警机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风建设持续向好。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成立领导组,制定实施方案及行事历,丰富学习内容,开展自查自纠与谈心谈话,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显著增强,单位廉洁自律氛围浓厚,为残疾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纪律保障和作风保障。
3.严抓保密及意识形态。制定保密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计划,专人负责意识形态及保密工作。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集中观看中央保密办制作发布的保密公益宣传片以及霍山县保密局拍摄制作“寻找最美保密法治代言人”微视频,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不断提高保密意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4.全面加强法治建设。县残联利用全国助残日、残疾人文化周等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学习等方式,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决策机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以康复救助为重点,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
1.突出精准服务,提升残疾人康复效果。一是完成残疾儿童(年龄0-14周岁)康复救助116人,完成率146.8%,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10人,完成率250%,申报残疾儿童矫形器17人,完成率425%,通过“一卡通”打卡发放补贴资金3.475万元,携手霍山县五十年代餐饮有限公司开展爱心走访慰问,为3名困难残疾儿童捐赠0.65万元。二是持续开展辅助器具适配工作,2024年辅具适配392人,计394件,其中肢体类335件,听力类48件,视力类11件,适配率达100%。三是实施“阳光家园”托养服务。依托县残疾人托养中心、黑石渡卫生院、霍山徽衡老年公寓和安徽霍山亚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为全县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2024年我县“阳光家园”计划任务数83人,完成寄宿托养21人,日间照料15人,居家60人,共96人,支付项目补贴资金43.2万元。四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全年系统内康复服务人数3075人,康复服务率达到100%,其中家庭医生签约8个试点乡镇签约中医特色服务包855人。
2.坚持需求导向,规范残疾人服务保障。一是残疾人证办理。坚持以方便群众为目标,申请权限下放到乡镇的同时,对行动不方便的开展入户办证工作,入户乡镇覆盖率100%。全年共计新办证552人,其中到期换证462人,跨省通办7人,入户办证73人。二是对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全年完成无障碍改造32户,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三是提前超额完成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年度目标任务,全县共救助困难精神病患者838人,累计发放补助金额83.8万元,完成率达103.08%,对分级管控﹑分类管理的困难持证严重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严重持证精神病人实行全覆盖享受。四是完成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助22人,打卡发放资金5720元。
(三)以综合素质为基础,提高残疾人社会融合度
1.强化各方联动,聚焦残疾人就业创业。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春风行动”线上、线下招聘会,举办“就有未来”残疾人大中专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开展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情况专项调度等,全年累计为150余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咨询服务,今年8月,霍山县选手代表六安市参加安徽省第八届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职业指导竞赛获奖。联合县特殊教育学校深入亚力公司开展通用手语培训,帮助员工掌握基本的手语理论知识和日常沟通技巧,为残疾员工创造更加便捷的就业环境。协助霍山劲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申报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补贴,补贴金额5万元。实施残疾人个人创业扶持补贴180人次,补贴金额54万元,阳光大棚等农业设施补贴12人次,补贴金额6万元。其中,太平畈乡的部分残疾人通过专业培训和资金支持逐步成为“石斛大户”,年创收最高达20余万元,实现经济自立与家庭增收的同时,也解决了山区残疾人就业难题。
2.加强资源整合,助力残疾人技能培训。联合霍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及各乡镇开办专业技术课程,因地制宜扶持残疾人开展石斛种植、茶叶收售、家庭农场等创业项目,今年以来,共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2期219人次,投入资金17.28万元,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1期21人次,投入资金3.15万元。
3.立足基础教育,提升残疾人助学力度。今年高等教育阶段资助学生32人,发放资助金5.05万元;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资助残疾学生18人,发放资助金2.7万元;学前至高中阶段残疾学生资助192人,发放资助金10.4万元,其中学前教育阶段资助残疾学生5人,发放资助金0.75万元;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残疾学生181人,发放资助金9.05万元;高中教育阶段资助残疾学生6人,发放资助金0.6万元,资助残疾学生总计242人,发放资助金18.15万元。
4.注重文体事业,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今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全生涯服务 全方位关爱”孤独症日主题活动、“爱耳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举办了第三届残疾儿童趣味运动会,同时开展了残疾人文化周暨第34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包括举办一场残疾人文艺演出、观看一次红色电影、组织一次快乐包饺、开展一次走访慰问、组织一次踏春游玩“五个一”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县残联还联合县体育中心开展运动员选拔赛、训练赛,共选拔16名运动员参加六安市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了金牌4枚,银牌4枚,铜牌3枚。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大力改善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赋予了文化助残新内涵。
(四)以创新工作为追求,探索服务残疾人新方向
1.搭建残疾人托养服务新架构。通过实地调研、学习借鉴、征求意见,县残联科学制定“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方案,并创新了服务内容,涵盖寄宿、日间照料、居家三种服务形式和多项实用的服务内容,明确服务机构,对每位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拟定不同的个性化服务内容,做到一人一方案,县残联不定期上门了解服务满意度情况,为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增强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2.实施“阳光浴室”助残项目新模式。县残联共争取到136.68万元社会资本,其中基金会善款86.7万元,企业配捐及优惠49.98万元,分两年为全县51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免费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今年已完成250户安装任务,解决残疾人日常生活热水使用困难问题,全面提高霍山县残疾人生活品质。
3.探索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康复新路径。筛选4名3-6岁在训孤独症儿童,在公办幼儿园试点残健融合早期干预康复项目。幼儿园为每名儿童制定一套个性化康复教育计划,并根据康复效果实时进行适用性调整,全程记录孩子在园康复变化情况。经过终期评估,4名孤独症儿童与人交流、听从指令、主动参与游戏等多方面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家长满意率100%,项目取得预期成效。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县残联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夯实举措、改进作风,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以党建引领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扎实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支部理论学习,落实好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继续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狠抓意识形态管理,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全面提升工作效能,用心用情服务残疾群众。
二是高效推动残疾人康复工作。对860名生活困难精神残疾人发放药费补助,完成0-14周岁儿童康复114人,提供多元化辅具适配服务。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项目,开展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116人。继续实施在辅助性就业机构开展日间照料托养模式,在城区附近依托残疾人托养中心开展居家托养模式,一人一方案,稳步提升“三种模式”托养服务能力。继续在8个试点乡镇推深做实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工作,通过抓典型带动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做实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高质量完成动态更新工作,夯实基础数据,实现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率、辅具适配率100%。
三是做好残疾人服务保障工作。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全部任务,2025年计划实施32户。继续实施安徽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阳光浴室”助残项目,拟完成260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工程,争取实施电热水器及卫浴改造项目。优化残疾人证办理,坚持以方便群众为目标,申请权限下放到乡镇的同时,对行动不方便的开展入户办证工作,入户乡镇覆盖率要达到100%。对标对表长三角地区残联,做好残疾人证“跨省通办”工作。优化残疾人证申请程序,落实网上残疾人证申报工作,实现网上申报办理残疾人证。
四是落实好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积极开展扶残助学,拟实施学前、义务和高中阶段残疾学生资助190人,高等教育残疾学生资助30人,残疾中职学生资助16人。对有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开展技能培训,年度拟完成培训任务201人次。加大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力度,持续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跨省通办”,实施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奖励工作。给予残疾人创业就业补贴,引导和鼓励更多残疾人参与到创业就业进程中,2025年计划扶持残疾人创业就业200人,扶持残疾人阳光大棚设施农业项目17户,扶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1家。
五是持续丰富残疾人文体生活。将“扶翼”志愿服务队延伸至村(社区),各级残联在开展入户探视、基本状况调查、辅具配送、上门办证、就业培训、创业指导、文体活动等各项残疾人工作时“穿马甲,亮身份”。
结合“全国爱耳日”“孤独症日”“助残日”“六一”等各类节日,开展系列助残公益活动,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文化进残疾人家庭等活动。举办霍山县残疾人“读书达人”演讲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市级比赛,丰富残疾人业余文化生活。利用各类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宣传好党的惠残政策、社会各界扶残助残事迹,挖掘、报道残疾人自强典型,弘扬自强和助残的社会文明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