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针对贫困人口代缴医保参保费用指的是什么?
答: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自2017年起通过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全额代缴,由县民政局会同有关部门落实。
2、问:贫困人口降低医保补偿门槛及标准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 贫困人口在县域内普通门诊、常见慢性病门诊不设补偿起付线,特殊慢性病门诊省内医疗机构就诊不设补偿起付线。取消住院预付金,在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市级医院、省级医院住院治疗的,补偿起付线分别降至100元、300元、500元、1000元。符合基本医保免起付线人群继续免起付线,年度内特殊慢性病患者在同一医疗机构多次住院的只计一次起付线。
3、问:贫困人口提高医保补偿比例分别是多少?
答:贫困人口就医执行《六安市基本医疗保险转诊转院管理办法》。县域内普通门诊医药费用年度限额内实际补偿比(以下简称补偿比)提高至70%,不设门槛费,执行300元/年的限额标准;常见慢性病门诊县域内按病种限额,实际补偿比提高至75%;特殊慢性病门诊省内就诊参照住院治疗的补偿标准给予保障。在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市级、省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合规医药费用,分别按照80%、70%、65%和60%比例进行保底补偿,其中患特殊慢性病住院治疗以及按规定逐级转诊的再提高5个百分点;患目录内重大疾病在市级、省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实行按病种付费,补偿比提高至70%。
4、问: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到多少?
答: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由2万元降至0.5万元,分段补偿比例由50%—80%提高至60%—90%。
5、问:针对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力度比例是多少?
答: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医疗救助水平按年度住院合规医药总费用(含特殊慢性病门诊)的10%给予救助。建立大病慈善救助平台,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救助。补偿金额不得超过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偿后剩余的合规费用。
6、问:健康脱贫兜底“351”保障政策具体指什么?
答: 贫困人口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综合补偿后,在县域内、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个人年度自付合规费用封顶额分别为0.3万元、0.5万元、1.0万元,年度内个人自付合规费用累计超过个人自付封顶额时,超过部分的合规费用由政府兜底保障。个人自付封顶额按照贫困人口年度内就诊最高级别医疗机构确定。
因患者及其家属个人行为导致的过度医疗而发生的医药费由患者自付;因医疗机构不合理检查、施治、用药等导致的过度医疗而发生的医药费用,由医疗机构承担,不纳入兜底保障范围。
7、问:贫困患者慢性病费用补充医疗保障“180”保障政策具体指什么?
答: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1个年度内门诊医药费用,经“三保障一兜底”综合医保补偿后,剩余合规费用由补充医保再报销80%(以下简称“180”补充医保)。剩余合规费用包括常见慢性病门诊限额内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报销后的自付部分、超出限额外个人自付的合规医疗费用,以及特殊慢性病比照住院报销后自付合规医药费用。
8、问:贫困人口“351”政策医保报销范围扩大多少种(组)?
答:依据《安徽省贫困人口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保障指导目录》,重大疾病由12组增加到48种,特殊疾病由县医保部门初审报市审核同意后纳入保障范围。常见慢性病病种扩大到31种(组),特殊慢性病病种扩大到14种。
9、问:贫困患者“351”医保政策执行时间是哪天?
答:“351”综合医保政策执行时间为2016年10月26日,报销费用从10月26日起开始计算。
10、问:贫困患者慢性病费用补充医疗保障“180”补充医保政策执行时间是哪天?
答: “180”补充政策执行时间为2017年1月1日,医保报销费用从1月1日起开始计算。1月1日至方案实施期间,贫困慢性病患者已经发生的个人自付的合规门诊医药费用予以补报。
11、问:贫困患者“351”保障政策和“180”补充医保工程运行方式是什么?
答:“351”政策和“180”补充医保由县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经办,依托城乡居民医保“一站式”结算系统,启用系统预留的“其它补偿”接口,专门用于贫困人口“351”和“180”补充医保同步精准核算结报,实行省内及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报。
12、问: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中原确定哪9种大病?新增哪6种重大疾病?
答:能得到专项救治的疾病包括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和终末期肾病。安徽省新增六种大病是:乳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和白内障。
13、 问:贫困人口还享受哪些医疗服务?
答:各乡镇填发《安徽省健康脱贫工程医疗服务证》,一人一证,方便群众享受优惠政策。为贫困人口每人建立1份电子健康档案、1张健康卡,为每个贫困户确定1名乡村医生签约,提供健康管理、医疗服务。
14、问: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大病慢性病分类救治办法有哪些?
答:对一次性能治愈的大病,集中力量进行治疗;需要维持治疗的,由就近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实施治疗;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的,确定定点医院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定期治疗和康复管理。
15、问: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指的是什么?
建立市域内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贫困人口健康脱贫医疗专项补助资金联动,实现“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