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经济开发区2016年工作情况汇报
2016年,霍山经济开发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把握“调转促”要求,加快“去降补”步伐,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年初下达的工作任务,园区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的态势。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26亿元,增长10.2%;实现工业总产值168亿元,增长8%,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增长8%;完成工业投资43.5亿元,增长20.83%;全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1个,完成技改投资28.6亿元,增长20%;实现外贸进出口5000万美元;入库税金6.04亿元,增长10%;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5家,并先后获得“全国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园区”、 “安徽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等称号,在全市园区建设考评中,继续保持先进位次。
一、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工作
突出引资引技引智,开展精准招商、产业招商、存量招商、以商招商,重点围绕农林产品精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和新材料等战新产业,通过项目引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开发区新签约项目18个,新投产项目10个,续建项目17个,全年实现协议内资32亿元、协议外资 18亿港币。
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以项目的连续性保障发展的连续性,着力提高项目签约率、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投资18亿元的华润集团气、光能源互补、投资2亿元的天意金属三期项目即将开工;投资4亿元的回音必集团安徽制药有限公司迁建项目、投资2亿元的颜钛金属新材料、投资2亿元的天宇混凝土综合搅拌站、投资1.5亿元的春田羽绒水洗及其制品加工、投资1.2亿元的宜康万吨绿色食品加工、投资0.5亿元的优胜美PVC地板三期等新项目进展顺利;投资1.8亿元的忠福机电精密铸造、投资1.2亿元的芙芮雅水洗羽绒及其制品加工、投资0.9亿元的安力肽生物科技多肽功能性保健食品、投资0.8亿元的安园化纤、投资0.5亿元的志昌竹木深加工、投资0.6亿元的巨能生物生物质燃料等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安徽世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高薪聘用多名高端技术人才,负责LED灯具研发和日常管理工作,目前已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安徽宜康食品有限公司与上海海洋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加大产品研发力度,通过购买发明专利,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安徽中盛食用油科技有限公司与河南工业大学合作,共同申报“六安市科技专家大院”,开展油茶地方特色新品种选育、油茶产品加工、油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油茶栽培模式创新;安徽优胜美塑胶有限公司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合作,委托学院研制防水、耐磨、防滑、吸音PVC地板,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安徽山葛老天然食品有限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建立科技合作关系,致力于葛根淀粉产品加工,葛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大别山特色农产品加工,该公司还与江南大学合作,开发百合粉、葛根粉奶茶等系列产品;安徽安力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工程大学合作研究开发肽氨酸系列产品深度开发及技术支持项目等。目前,区内已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企业技术中心5个,工业设计中心1个;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家;博士后工作站1个,通过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有力地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平台建设及环境保护工作
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园区道路、绿化、路灯、管网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65亿元,新(改)建道路5条、4.5公里,新建标准化厂房23栋10.82万平方米,高速出口景观提升、同心小区、中心广场、雨污分流3期工程相继完工,完成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园区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安排环保分局、招商分局对开发区内企业环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在此基础上,对区内20余家环评手续不完善或超期试生产的企业,逐一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11家企业办理了相关环评手续,督促7家企业完成了三同时及项目验收。集中整治和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切实保障开发区群众环境权益,全年共检查企业 156 家次,制作现场检查笔录 42份,处罚企业 1 家,罚款 10万元,行政拘留1人。
三、盘活企业及企业服务工作
近年来,由于受全球经济下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金融收紧以及县域民间借贷等问题的冲击,园区内部分企业因项目、产品、市场、资金及管理等原因,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造成大量的土地、厂房资产闲置。从2014年开始,我们采取整体出让、作价入股、租赁承包、破产重组、收回储备等多种措施,先后成功盘活25家停产关门企业,盘活土地1200亩、实物资产近5亿元,新引进企业协议投资总额超30亿元。其中,在2016年,我们先后盘活红园化纤、上华信息、金良瓷材、鼎丰创业园、四季木业、高昌硅碳等12家企业。霍山经济开发区盘活处置“僵尸企业”的做法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将我们盘活企业的做法总结成“五个一批”在全市予以推广。
随着入区企业的增加,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服务企业工作任务越来越重。2016年,我们结合效能考核机制,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坚持行政前置审批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全程代办制、首问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从工商注册、企业规划、地质勘探、规划设计、供水供电、外贸、海关、检验检疫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科学规范建设,解决项目建设中各项难题。
四、非公党建工作
开发区现有独立法人非公企业100家,已单独建立党组织37家,其中2016年度新组建11家,370多名党员全部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为加强对非公党建工作的领导,我们于2010年9月在全市率先成立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作为工委直属二级机构、财政全额供给事业单位。中心以抓好非公企业党建为重点,以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为宗旨,开展党建指导、教育培训、便民服务等日常工作。县委还选派了11名专职党建指导员到园区驻企开展工作,园区工委每2年从机关党员干部中遴选一批优秀人才,向非公企业派驻兼职党建指导员,每个党建指导员联系指导2个以上非公企业。为推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机制建设,深入挖掘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亮点,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且具有个性特色的非公党建工作精品,全面提升经济开发区非公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按照县委非公工委的要求,在全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中积极组织实施党建工作“品牌领航工程”,世林集团、龙华集团、一隆公司、文峰学校等单位的品牌名称、品牌标识、品牌内涵已确立,创建方案已制定,创建工作均已初见成效。我们还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组织开展了“双培三帮带”活动,实施了“双星培育计划”。26名党员被党组织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27名生产经营骨干被党组织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单独组建的非公党支部分别于21家单位、9个联合党支部开展结对帮带活动,组织党员骨干或党建指导员与30名党员发展对象开展结对帮带活动,在发展党员、提高非公党组织单独组建率、提高员工素质、培养后备干部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