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经济开发区2023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发展质效,实现争先进位
围绕国家级开发区创建任务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力争新培育规模工业企业15家(总数达122家),新培育十亿元企业1家(霍山嘉远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亿元企业3家。加强动态监测和调度分析,力争规模工业总产值达193亿元,产值、固投、税收等重点经济指标保持10%以上增长。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前进2个位次(在2022年45位次目标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育期考核力争前进2个位次,全市高质量发展开发区考核保持先进位次。
(二)聚焦重点工作,增强发展动能
一是提升招商质效。深入贯彻落实县政府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工作举措,抓好“六安市-上海市”对口合作机遇,加强与上海青浦区工业园区合作,重点突出与合肥经济开发区等共建,围绕“3+2”重点产业方向,确保2023年新引进自主招商引资亿元以上项目1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5亿元以上项目4个。
二是加快处置盘活。2023年根据《霍山经济开发区收储并购低效闲置僵尸企业工作实施办法》《霍山经济开发区低效企业闲置土地处置(2022—2024)三年行动计划》,加大低效闲置僵尸企业处置力度,规范收储并购行为,完成6家僵尸企业处置盘活任务。
三是优化园区建设。加快开发区调区审批及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大政府投资项目谋划,争取更多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发挥政府投资效益。力争2023年完成完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工程约2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工程,完成高端装备标准化厂房约9万平方米房建工程,启动固废产业园约13万平方米的厂房建设,完成物流路及东侧支路建设,启动开发区污水管网数字化平台建设及中水节水利用系统建设项目,完成能惠至经三南路供热连接主管网。
四是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抓好开发区“管委会+公司”改革试点任务,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的创新升级,充分发挥管委会的战略引领作用,推动平台公司成为市场化的投融资主体、产业运营主体、资源配置主体、要素整合主体,实现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形成主业更加突出、形式更加灵活、管理更加高效的园区运行机制。
(三)聚焦党的建设,提升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