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霍山县医疗保障局 > 政策法规 > 部门文件 > 其它文件

【其他文件】关于印发《霍山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22-10-10 10:50 信息来源:霍山县医疗保障局  字体:[  ]

霍医保〔202251

 

霍山县中医院:

    现将《霍山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霍山县医疗保障局   

              霍山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108

           

 

霍山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

实施方案(试行)

 

为加快推进我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建设,提升中医药工作影响力和整体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探索建立中医特色优势病种和中医适宜技术,改革中医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方式,实行按病种付费,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六安市2022年综合医改工作要点》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

(一)病种范围中风病、腰痛病等8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附件1

(二)机构范围霍山中医院。

收治对象。县域内参加医疗保险(含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并在试点医院治疗。

  二、支付办法

(一)定额标准。按照中医临床路径测算病种具体定额标准。(见附1

二)支付标准。城乡居民医保与城镇职工医保参保患者个人按医药费实际发生额固定比例支付,支付比例分别为30%20%,支付定额纳入患者当年医保基金支付限额范围,但个人实际自付不得低于500元,医保基金分别病种费用定额的70%80%与医疗机构进行结算;患者当次实际医疗费用超出医保支付定额标准部分医疗机构承担医保报销部分,低于医保支付定额标准的,结余部分医疗机构留用。

(三)其他规定。

1.患者因各种原因,凡当次医药费用未达到定额标准70%的,退出按病种付费管理,执行门诊补偿方案。

2.患者当次医药费用超过定额标准2倍以上的,其超过部分的费用,医保基金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基金支付比例,另外追补给医疗机构

3患者在一次治疗过程中,同时实施两个及以上病种诊疗的,医保基金按照定额最高病种结算。

4患者在同一医疗机构一个年度内,同一病种享受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不超过4次。

  三、规范管理

(一)就诊须知

患者携带医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临床科室审查患者参身份与实际年龄,确认是否符合按病种付费范围,如符合按病种付费范围,且患者愿意按病种付费,医院与患者或家属签订《霍山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服务协议书》(附件2),告知医保相关补偿政策协议书一式三,医院、患者各一份,医保结算存档一份。

患者办理登记手续,按照该病种定额标准的自付比例预交治疗费用(特殊人群按相关规定办理),当实际治疗用超过定额时,按相同比例及定额续缴预交金。超出定额标准费用的,由患者和医院共同承担,患者治疗结束时按定额付费比例据实结算。

(二)报销结算

患者治疗结束时,一律实行即时结报,医院HIS系统传至国家医保平台进行联网结报。患者按当次治疗实际医疗费用以及规定的自付比例结清个人自付费用,其预交的费用多退少补。

(三)相关规定

1.医疗机构的诊疗活动须在该医疗机构核准的诊疗科目、以中医临床医疗技术为主和主管部门有关规定范围内进行。患者主要疾病诊断、年龄、主要治疗方法等同时符合本方案规定的按病种付费范围。按病种付费范围含各病种的并发症及合并症使用的医用材料,含患者从就诊到治疗结束期间所发生的各项医药费用支出。

2.医疗机构不得无故拒收、推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范围内的参患者;不得以年龄、合并症、并发症等理由对符合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政策范围的参患者不执行政策,降低患者受益水平;不得减少按病种临床路径内(见附件3)的服务内容,降低服务标准, 让未愈参保人员提前离院,损害患者的利益;不得将按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内的医药费用通过外购处方、分解费用等各种方式排除定额范围之外,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收治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患者不得超过本院收治科室实际床位的50%

3.纳入执行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的试点病种不再执行医保其他付费方式。

(四)规范行为

医疗机构应严格住院指征管理,收治患者须达到普通住院标准,按照住院患者规范管理。一要规范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病人病历书写,按照住院病历书写规范要求,应包括病案首页、首次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医嘱变化或病情变化)、临床路径表单、辅助检查单、出院小结等;二要严格治疗方式管理,至少实施4项及以上中医适宜技术;三要杜绝欺诈骗保行为发生,患者在院治疗实行“打卡”制,医疗机构需利用生物识别等技术手段对在院病人实行每日不少于2次的打卡签到(签退)并由患者按日在《霍山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治疗确认表》上签字确认,整个在院时间不少于2小时,医保结算材料须附有签到记录。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开展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站在深化医改和中医药发展的全局与战略高度,加强领导、完善政策、细化措施,统筹推进试点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强化协调配合。县医保局、县卫健委要按照试点工作要求,加强协调指导,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查处串换诊断、分解费用等违规行为及无故不实行按病种付费即时结报的现象

(三)强化医疗质量。医疗机构要单独划定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病区,设置专门病房,须严格按照各病种的临床诊疗规范或中医临床路径指南,合理收治,合理诊疗,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医保基金监管规定,同时做好病历规范书写工作;医疗机构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严格执行价格公示制度,将列入病种名称、治疗方式定额标准、病人自付比例等相关内容在醒目位置进行公示。

(四)强化监测评估。凡符合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支付政策规定的,医保基金定额支付,医疗机构结余留用,超支不补。医疗机构要建立奖惩制度,加强诊疗行为监管,在合理控制医药费用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县医保局、县卫健委对试点效果按月评估,试点结束可根据评估效果,适时调整实施方案

本实施方案2022111日起试行,试行期暂定1年,试行一年后根据实施情况再做动态调整。霍山医疗保障局负责政策解释。

附件:

1.霍山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定额标准及支付比例

2.霍山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服务协议书

3.霍山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单表

4.霍山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退出审批表

5.霍山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治疗确认


附件1

霍山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定额标准及支付比例

 

序号

中医病症分类

国际疾病分类

定额标准

支付比例

疗程要求

疾病名称

TCD编码

疾病名称

ICD-10编码

居民医保

职工医保

 

1

中风病

BNGO80

脑梗死/脑出血(恢复期)

I69.300/I69.100

3500

70%

80%

治疗天5

2

腰痛病

BNS150

腰椎间盘突出

M51.202

2800

70%

80%

治疗天数5

3

骨痹/膝痹

BNV09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M17.900

2200

70%

80%

治疗天数5

4

面瘫病

BNV120

面神经麻痹

M51.001

3000

70%

80%

治疗天数5

5

肩凝病

BNV262

肩周炎

M75.001

2500

70%

80%

治疗天数5

6

项痹病

BGS000

颈椎病

M47.201/M47.202

2800

70%

80%

治疗天数5

7

痛经病

BFY70

痛经

N94.600

1800

70%

80%

治疗天数5

8

不寐病

BNX040

失眠症

F51.000

1800

70%

80%

治疗天数5


附件2

霍山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服务协议书

 

甲方:医疗机构:                     

乙方: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身份证证号:                    

    根据《霍山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称《实施方案》)精神,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签订如下协议:

    1.乙方患               疾病,属《实施方案》规定的病种之一,基金定额补偿        元,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总额的   %,甲方将严格按照中医临床路径表单相关要求诊治患者,并按《实施方案》的规定,做好病种管理和服务工作。

2.甲方将治疗期间所有费用明确告知乙方,承诺不将定额内的医药费用通过外购处方等方式排除在治疗费用之外;乙方接受治疗期间须遵照医嘱,配合治疗,该病种治愈后,应及时办理结算手续,不得以任何理由继续占床治疗,否则发生的费用由乙方全额承担。

3.患者在医疗机构治疗结束离开医疗机构后发生的一切安全等事故由患者本人承担。

4.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一份,医保补偿结算一份。

甲方:                          乙方签名:

(签章)                          或乙方家属签名:

主治医师签名:                  及与乙方关系:

   

                                        

 

 

 

附件3:

霍山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单表

 

中风病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临床路径

一、中风病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标准治疗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梗死恢复期(ICD-10医保版169.300x003)、脑出血后遗症期(ICD-10医保版169.1)、脑梗塞后遗症期(ICD-10医保版169.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

2) 运动功能障碍

3) 感觉功能障碍

4) 言语功能障碍

5) 吞咽功能障碍

6) 认知功能障碍

7) 精神、情感、心理障碍

8) 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

9) 日常生活功能障碍

10)脑神经麻痹

2.影像学检查:CTMRI发现的相应脑病病变

(三)康复评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情况。包括生命体征,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注意评定患者的意识状态。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

分别于入院后1-3天进行初期康复评定,入院后7-10天进行中期康复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康复评定,评定具体内容如下:

1)意识障碍的评定

2)运动功能的评定

3)感觉功能的评定

4)言语功能的评定

5)吞咽功能的评定

6)认知功能的评定

7)精神、情感、心理状态的评定

8)膀胱及直肠功能的评定

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 临床常规治疗。

2.康复治疗。

1) 体位摆放与处理

2) 意识障碍处理

3) 运动治疗

4) 作业治疗

5) 物理因子治疗

6) 认知功能训练

7) 言语治疗

8) 吞咽治疗

9) 矫形器具及其他辅助器具装配与训练

10)心理行为治疗

11)中医治疗:中药辩证治疗,针灸,拔罐红外线,中频脉冲电,关节松解等

12)痉挛处理

13)其他治疗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恢复期、脑出血后遗症期、脑梗塞后遗症期。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科临床处理已结束,无明显并发症,且存在需要康复治疗的功能障碍。

(六)检查项目

1. 常规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糖、血脂。

2.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头颅CTMRI

2)心电图、胸片。

(七)出院标准

1.已达到预期康复目标,功能已进入平台期

2.无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已得到有效控制。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合并脑梗死后出血或其他严重疾病而影响第一诊断者需退出路径。

2.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其他相关专业处理,或因此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其他相关专业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4.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脑梗死后可能导致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二、中风病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治疗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脑出血后遗症期、脑梗塞后遗症期)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出院日期:                       实际住院日:  

时间

     

(第 1天)

      

(第 2天)

   

3-15天)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病历书写、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入院康复评定

□预防并发症,形成个体化二级预防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及作出进一步的诊疗评估。

□强调运动疗法及康复疗法的应用。

□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注意事项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

□开具出院诊断书

 

 

 

医嘱

□颅脑CT必要时颅脑MRI

□血常规、血糖及其他必要检查(必要时)

□心电图(必要时)

□胸部X线(必要时)  

□中医辨证治疗

□活血化瘀等对症

□针刺拔罐

□推拿手法

□物理治疗

□穴位注射、针刀治疗

□其他外治法

医嘱

□中医辨证治疗

□活血化瘀等对症

□针刺拔罐

□推拿手法

□物理治疗

□穴位注射、针刀治疗

□其他外治法

医嘱:

□中医辨证治疗

□活血化瘀等对症

□针刺拔罐

□推拿手法

□物理治疗

□穴位注射、针刀治疗

□其他外治法

□停止所有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治疗前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功能指导锻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腰痛病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中医诊断为腰痛病,西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三腰横突综合征的患者。

一、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三腰横突综合征)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标准治疗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痛病。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或第三腰横突综合征。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

2)缓解期

3)康复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腰痛病诊疗方案

腰痛病临床常见证型:

①风寒痹阻证

②气滞血瘀证

③湿热内阻证

④肝肾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腰痛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三腰横突综合征)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三腰横突综合征)的患者。

2.治疗效果理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

(五)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六)入院检查项目

1.常规检查项目:腰椎CT或腰椎X线、血常规、血糖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心电图、胸片、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腰椎MRI、血脂、抗 “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

(七)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

风寒痹阻证:祛风散寒,祛湿通络,主方拟:独活寄生汤。

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主方拟:身痛逐瘀汤。

湿热痹阻证:清热利湿,舒筋活络,主方拟:加味二妙散

肾气不足证:补精益肾,通络止痛,主方拟:偏阴虚用左归丸,偏阳虚用右归丸。

2.牵引疗法。

3.针灸及拔罐疗法。

4.松解类及整复手法。

5.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针刀疗法、穴位注射等。

6.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中频脉冲电等。

7.运动疗法。

8.其他疗法。

9.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药物对症治疗。

(八)出院标准

1.腰部及下肢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2.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九)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治疗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治疗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出院日期:              实际住院日:  

时间

     

(第 1天)

      

(第 2天)

   

3-15天)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病历书写、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及作出进一步的诊疗评估。

□强调运动疗法及康复疗法的应用。

□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注意事项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

□开具出院诊断书

 

 

 

医嘱

□腰椎X线或腰椎CT

□血常规、血糖及其他必要检查(必要时)

□心电图(必要时)

□胸部X线片(必要时)  

□中医辨证治疗

□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对症

□牵引疗法

□针刺拔罐

□松解类及整复类手法

□物理治疗

□穴位注射及针刀治疗

□其他外治法

医嘱

□中医辨证治疗

□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对症

□牵引疗法

□针刺拔罐

□松解类及整复类手法

□物理治疗

□穴位注射及针刀治疗

□其他外治法

医嘱:

 □中医辨证治疗

□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对症

□牵引疗法

□针刺拔罐

□松解类及整复类手法

□物理治疗

□穴位注射及针刀治疗

□其他外治法

□停止所有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治疗前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功能指导锻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膝痹/骨痹(单侧或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药适宜技术优势病种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单侧或双侧)的患者。

一、膝痹/骨痹(单侧或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标准治疗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骨痹。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或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199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骨关节炎分类标准及2010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膝关节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膝痹/骨痹(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膝痹/骨痹(骨关节炎)临床常见证候:

① 肝肾亏虚证

② 寒湿痹阻证

③ 湿热阻络证

④ 痰瘀互结证

⑤ 气血两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膝痹/骨痹(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骨痹(膝关节骨关节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痹/骨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

2.骨关节炎放射学病情分级Ⅰ、Ⅱ、Ⅲ级,骨关节炎功能分级Ⅰ、Ⅱ、Ⅲ级。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路径。

)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入院检查项目

1.常规检查项目: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CRP)、膝关节关节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生化心电图、胸片、膝关节MRI等。

)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风寒湿痹证: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拟防己黄芪汤合防风汤加减。

风湿热痹证:清热疏风,除湿止痛,拟大秦艽汤加减。

瘀血闭阻证:活血化瘀,舒筋止痛,拟身痛逐瘀汤加减。

肝肾亏虚证:偏阳虚者,宜温补肾阳,拟右归丸加减;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 ,拟左归丸加减。

2.针灸及拔罐疗法。

3.其他疗法:手法、穴位注射、小针刀、物理、熏蒸、穴位贴敷等治疗。

4.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药物对症治疗。

)出院标准

1.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症状好转或消失; 

2.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基本恢复。

)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变化,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膝痹/骨痹(单侧或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治疗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膝痹/骨痹(单侧或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出院日期:            

实际住院日:  

时间

     

(第 1天)

      

(第 2天)

   

3-15天)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病历书写、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及作出进一步的诊疗评估。

□强调运动疗法及康复疗法的应用。

□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注意事项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

□开具出院诊断书

 

 

 

 

医嘱

□膝关节X线或膝关节MRI

□血常规、血糖及其他必要检查(必要时)

□心电图 (必要时)

□胸部X线片(必要时)  

□中医辨证治疗

□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对症

□针刺拔罐

□松解类及整复类手法

□物理治疗

□穴位注射及针刀治疗

□其他外治法

医嘱

□中医辨证治疗

□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对症

□针刺拔罐

□松解类及整复类手法

□物理治疗

□穴位注射及针刀治疗

□其他外治法

医嘱:

□中医辨证治疗

□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对症

□针刺拔罐

□松解类及整复类手法

□物理治疗

□穴位注射及针刀治疗

□其他外治法

□停止所有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治疗前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功能指导锻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面瘫病(面神经麻痹)中医适宜技术

优势病种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麻痹(包括中枢性和周围性)的患者。

一、面瘫病(面神经麻痹)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标准治疗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病。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麻痹(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或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病诊疗方案”。

面瘫病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袭络证

风热袭络证

风痰阻络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麻痹)。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病(面神经麻痹)。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入院检查项目

1.常规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糖、尿常规、大便常规。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影像学检查(CT MRI)、肌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等。

)治疗方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和中成药

风寒袭络证: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拟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袭络证:祛风清热,活血通络,拟大秦艽汤加减。

风痰阻络证: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拟牵正散加减。

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络止痉,拟补阳还五汤加减。

2.针灸治疗 :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针灸治疗。

3.拔罐及闪罐治疗。

4.其他疗法:电针、热敷、推拿、穴位注射、中频脉冲电等。

5.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药物对症治疗。

)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面肌功能障碍恢复或大部分恢复。

2.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 30%以上。

)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特殊治疗,退出本路径。

2.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面瘫病(面神经麻痹)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治疗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面神经麻痹(包括中枢性和周围性)的患者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出院日期:               实际住院日:  

时间

     

(第 1天)

      

(第 2天)

   

3-15天)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病历书写、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及作出进一步的诊疗评估。

□强调运动疗法及康复疗法的应用。

□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注意事项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

□开具出院诊断书

 

 

 

 

医嘱

□颅脑CT或MRI

□血常规、血糖及其他必要检查(必要时)

□心电图 (必要时)

□胸部X线片(必要时)  

□中医辨证治疗

□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对症

□针刺拔罐

□推拿手法

□物理治疗

□穴位注射治疗

□其他外治法

医嘱

□中医辨证治疗

□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对症

□针刺拔罐

□推拿手法

□物理治疗

□穴位注射治疗

□其他外治法

医嘱:

□中医辨证治疗

□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对症

□针刺拔罐

□推拿手法

□物理治疗

□穴位注射治疗

□其他外治法

停止所有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治疗前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功能指导锻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肩凝证(肩周炎)中医适宜技术

优势病种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肩周炎的粘连前期、粘连期患者。

一、肩凝证(肩周炎)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标准治疗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凝证或漏肩风。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周炎。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新编实用骨科学》第二版(陶天遵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 年)

2.疾病分期

1)粘连前期:肩周部疼痛,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

2)粘连期:肩痛较轻,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

3)恢复期: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改善。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肩凝证或漏肩风(肩周炎)诊疗方案”。

肩凝证或漏肩风(肩周炎)临床常见证候:

①风寒湿证

②气滞血瘀证

③气血亏虚证

)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肩凝证或漏肩风(肩关节周围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肩凝证或漏肩风(肩周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肩凝证或漏肩风和肩关节周围炎。

2.疾病分期属于粘连前期、粘连期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肩部骨折未愈合者,不进入本路径。

(五)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六)检查项目

1.常规检查项目:肩关节X线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沉、MRI等。

(七)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寒湿证:驱风散寒、利湿通络,拟乌头汤加减。

2)气滞血瘀证:活血祛瘀、舒筋通络,拟桃红四物汤加减。

3)气血亏虚证:补养气血,通络止痛,拟八珍汤加减。

2.针灸及拔罐疗法。

3.其他疗法:手法、穴位注射、小针刀、物理、熏蒸、穴位贴敷等治疗。

4.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药物对症治疗。

(八)完成路径标准

1.肩部疼痛改善,视觉模拟评分≤2 分。

2.肩关节活动度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达到≥4 级。

)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特殊治疗,退出本路径。

2.因患者及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肩凝证(肩周炎)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治疗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肩凝证或漏肩风(肩周炎)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出院日期:          实际住院日:  

时间

     

(第 1天)

      

(第 2天)

   

3-15天)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病历书写、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及作出进一步的诊疗评估。

□强调运动疗法及康复疗法的应用。

□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注意事项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

□开具出院诊断书

 

 

 

 

医嘱

□肩关节X线必要时肩关节MRI

□血常规、血糖及其他必要检查(必要时)

□心电图 (必要时)

□胸部X线片(必要时)  

□中医辨证治疗

□活血化瘀等对症

□针刺拔罐

□推拿手法

□物理治疗

□穴位注射治疗

□其他外治法

医嘱

□中医辨证治疗

□活血化瘀等对症

□针刺拔罐

□推拿手法

□物理治疗

□穴位注射治疗

□其他外治法

医嘱:

□中医辨证治疗

□活血化瘀等对症

□针刺拔罐

□推拿手法

□物理治疗

□穴位注射治疗

□其他外治法

□停止所有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治疗前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功能指导锻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项痹病(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中医药适宜技术优势病种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患者。

一、项痹病(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标准治疗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或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标准》(ZY/T001.9-94

1)急性期

2)缓解期

3)康复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诊疗方案”。项痹病临床常见证型:

风寒痹阻证

血瘀气滞证

痰湿阻络证

肝肾不足证

气血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患者。

2.治疗效果理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

4)颈椎畸形者。

(五)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六)入院检查项目

1.常规检查项目:颈椎X线片(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血常规、血糖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心电图、胸片、血糖、颈椎MRI、血脂、抗 “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

(七)治疗方法

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

风寒痹阻证:祛风散寒,祛湿通络,拟羌活胜湿汤加减。

血瘀气滞证: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拟桃红四物汤加减。

痰湿阻络证:祛湿化痰,通络止痛,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肝肾不足证:补益肝肾,通络止痛,拟左归丸加减。

气血亏虚证:益气温经,和血通痹,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2.牵引疗法

3.针灸及拔罐疗法

4.松解类整复类手法

5.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刮痧、拔罐、小针刀疗法、穴位注射等。

6.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电磁疗法等。

7.运动疗法。

8.其他疗法。

9.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药物对症治疗。

(八)出院标准

1.颈项部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2.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九)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项痹病(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治疗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出院日期:          实际住院日:  

时间

     

(第 1天)

      

(第 2天)

   

3-15天)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病历书写、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及作出进一步的诊疗评估。

□强调运动疗法及康复疗法的应用。

□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注意事项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

□开具出院诊断书

 

 

 

 

医嘱

□颈椎X线或颈椎MRI

□血常规、血糖及其他必要检查(必要时)

□心电图(必要时)

□胸部X线片(必要时)  

□中医辨证治疗

□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对症

□牵引疗法

□针刺拔罐

□松解类及整复类手法

□物理治疗

□穴位注射及针刀治疗

□其他外治法

医嘱

□中医辨证治疗

□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对症

□牵引疗法

□针刺拔罐

□松解类及整复类手法

□物理治疗

□穴位注射及针刀治疗

□其他外治法

医嘱:

□中医辨证治疗

□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对症

□牵引疗法

□针刺拔罐

□松解类及整复类手法

□物理治疗

□穴位注射及针刀治疗

□其他外治法

停止所有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治疗前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功能指导锻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中医药

适宜技术优势病种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的患者。

一、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标准治疗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痛经(TCD 编码为:BFY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ICD-10 编码为:N80.901)或/和子宫腺肌病(ICD-10 编码为:N80.00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临床研 究》(肖承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 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诊疗方案”。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临床常见证候: 寒凝血瘀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湿热瘀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痛经(TCD 编码为: BFY070)和子宫内膜异位症 ICD-10 编码 为:N80.901)或/和子宫腺肌病(ICD-10 编码为:N80.003))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符合西医诊断但无痛经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有以下情况者,不进入本路径:

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径>5cm 或短期内明显增大者。

2)疼痛节律改变,痛经进展或呈持续性。

4)影像检查有实性或乳头状结构,彩色多普勒超声示病灶血流丰富,阻力指数(RI)低。

5)血清 CA125 明显升高(>200U/ml)。

6)治疗期间有生育要求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妇科检查

2)盆腔超声

3)血清 CA125CA199CEAAFP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 便常规+潜血、盆腔 CTMRI、静脉肾盂造影(IVP)、各种内窥镜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 寒凝血瘀证: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2) 气滞血瘀证: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3) 肾虚血瘀证:补肾益气、化瘀止痛。

4) 湿热瘀阻证:清利湿热、化瘀止痛。

2.针灸疗法

3.中药保留灌肠

4.中药外敷

(九)完成路径标准 痛经消失或减轻。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特殊治疗,退出本路径。

2.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其他严重合并症时,退出本路径。

3.治疗期间妊娠者,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治疗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 ICD-10 :N80.901、子宫腺肌病 ICD-10  :N80.003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出院日期:          实际住院日:  

标准治疗时间为: 10    实际治疗间:      

时间

     

(第 1-2天)

     

(第 3-4天)

      

(第 5-6天)

   

6-10天)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检查

□完成优势病种病历

□完成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及诊疗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作出进一步的诊疗评估。

□强调运动疗法及康复疗法的应用。

根据治疗情况开具必要的辅助检查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

□开具出院诊断书

 

 

 

 

 

 

医嘱

妇科检查(盆腔彩超) 

□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

血清 CA125、CA199、CEA、AFP

□心电图 (必要时)

□胸部 X线片(必要时)

西医对症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

□针刺、灸法、拔罐

□穴位注射及针刀治疗

□其他外治法

医嘱

西医对症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

□针刺、灸法、拔罐

□穴位注射及针刀治疗

□其他外治法

医嘱

西医对症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

□针刺、灸法、拔罐

□穴位注射及针刀治疗

□其他外治法

医嘱:

□停止所有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治疗前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按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功能指导锻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不寐(失眠)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失眠的患者。

一、不寐(失眠)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标准治疗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不寐(TCD 编码:BNX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失眠(ICD-10 编码:F51.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 证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ICD-10 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不寐(失眠)诊疗方案”。 不寐(失眠)临床常见证候:肝火扰心证痰热扰心证胃气失和证瘀血内阻证 心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心肾不交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不寐(失眠)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0-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不寐(失眠)。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不寐(TCD 编码:BNX040)和失眠(ICD-10 编码:F51.0)。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检查项目

1.检查项目:

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2SPIEGEL 量表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多导睡眠监测(PSG)、阿森斯失眠 量表、中医症状评分、症状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明尼苏 达多项人格测试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头颅 CTP300MRI、甲状腺功能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火。

2)痰热扰心证:清化痰热。

3)胃气失和证:和胃降逆。

4)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

5)心脾两虚证:补益心脾。

6)心胆气虚证:益气镇惊。

7)心肾不交证:交通心肾。

2.针灸治疗

1)体针

2)耳穴疗法

3)穴位贴敷

4)其它疗法

3. 中医心理疗法

4. 认知疗法行为疗法

5. 推拿疗法

6. 导引疗法音乐疗法

7. 中药足浴

8.穴位埋线、穴位注射、针刀治疗

(九)完成路径标准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或 SPIEGEL 量表减分率≥30%,或自觉睡眠时间恢复正常, 睡眠质量改善,醒后精神充沛,白天社会功能正常。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治疗,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2.治疗过程中,发生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不寐(失眠)中医单病种临床路径治疗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寐(失眠)。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出院日期:         标准住院日:10天         实际住院日:  

时间

     

(第 1-2天)

     

(第 3-4天)

      

(第 5-6天)

   

6-10天)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检查

□完成优势病种病历

□完成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及诊疗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作出进一步的诊疗评估。

□强调运动疗法及康复疗法的应用。

评估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

□开具出院诊断书

 

 

 

 

 

 

医嘱

评估

□血常规、血糖及其他必要检查 (必要时)

颅脑CT(必要时)  

□中医辨证治疗

西医对症治疗

□针刺

穴位贴敷

中医心理疗法

认知疗法、行为疗法

推拿疗法

导引疗法、音乐疗法

穴位埋线、穴位注射、针刀治疗

中药足浴等其他外治

医嘱

□中医辨证治疗

西医对症治疗

□针刺

穴位贴敷

中医心理疗法

认知疗法、行为疗法

推拿疗法

导引疗法、音乐疗法

穴位埋线、穴位注射、针刀治疗

中药足浴等其他外治

 

医嘱

□中医辨证治疗

西医对症治疗

□针刺

穴位贴敷

中医心理疗法

认知疗法、行为疗法

推拿疗法

导引疗法、音乐疗法

穴位埋线、穴位注射、针刀治疗

中药足浴等其他外治

 

医嘱:

□停止所有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治疗前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按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功能指导锻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附件4:

霍山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退出审批表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身份证号

 

社保卡号

 

疾病诊断

 

治疗开始

 

 

疾病情况:

 

 

 

 

 

 

 

 

 

 

                               

 

 

  经治医生签字:

 

                                              

院长签字(医院签单):

 

                                           

 

 

 


附件5:

霍山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治疗确认表

定点机构:                患者姓名: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诊断:

住院床日

1天

2天

3天

4天

5天

6天

7天

日期

 

 

 

 

 

 

 

 

检查

项目

 

 

 

 

 

 

 

 

治疗

医嘱

 

 

 

 

 

 

 

 

 

 

 

 

 

 

 

 

 

 

 

 

 

 

 

 

 

 

 

 

 

 

 

 

 

 

 

 

 

 

 

 

 

 

 

 

 

 

 

 

治疗情况患者签名

 

 

 

 

 

 

 

说明: 本确认表作为中医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治疗的重要依据,医护人员需在患者每日治疗结束后由患者签字确认,不得提前签字和补签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