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慢特病医保基金按人头付费包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政策解读
一、背景和依据
根据《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慢特病精细化管理的通知》(六政办秘〔2023〕3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霍山县医保局编制了《霍山县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慢特病医保基金按人头付费包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深化县域医共体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包干方式改革,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引导基层医疗机构加强慢特病“筛查、宣教、干预、治疗”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促进医防融合。鉴于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保障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为了提高霍山县慢性病精细化管理水平,霍山县医疗保障局广泛征求意见后,制定《霍山县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慢特病医保基金按人头付费包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文件起草完成后,经征求社会公众;经办各股室、县财政局、县卫健委、县医院医共体集团和县中医院医共体集团分管负责人和经办人员的意见后,反复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局党组(扩大)会讨论研究决定。
四、工作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慢特病“筛查、宣教、干预、治疗”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以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慢特病按人头包干付费管理为抓手,充分发挥医保基金“杠杆”作用。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降低参保患者住院率,逐步实现“慢特病发病率降低、基层就诊率提升、慢特病患者住院率下降、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提高”的目标。
五、主要内容
1.加强健康管理。着眼做实做细慢特病患者健康管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参保城乡居民慢特病筛查工作,核实慢特病患者信息。建立全民健康档案,健全慢特病动态管理机制。
2.明确具体内容。县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患有70种门诊慢特病且审批通过人群。病种为省定70种门诊慢特病(见附件1)。
六、创新举措和亮点
六安市全面推广两个试点县区之一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考虑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领导,周密部署,逐级分级责任制到乡镇,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医保局主动承担慢特病精细化管理方案制定、统计分析、检查督查等工作;卫健委负责做好慢特病精细化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有效衔接,开展慢特病筛查,发挥部门合力,实现政策叠加效应
(二)强化督查指导。加强试点工作的跟踪问效,定期召开试点工作分析调度会,对后进单位进行通报约谈。要加大督查指导力度,严格把控慢特病患者住院指征和住院率,监督中心药房切实保障乡村医疗机构慢特病药品的日常供应。
(三)强化舆论宣传。创新宣传方式,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大对试点工作政策和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健康生活,有序就医,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特别是村医)积极性和主动性,争取慢病患者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为试点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