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政〔2023〕66号
关于印发《单龙寺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
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各中小学校、镇直各单位:
现将《单龙寺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3年5月10日
单龙寺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专项行动
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县关于防溺水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做好我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坚决遏制溺亡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严格落实省市县关于防溺水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增强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伤亡事故发生工作的责任感,织密织牢社会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防护网络,坚决遏制溺亡事件发生。
二、工作目标
认真对照预防中小学生溺水新十条措施,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群防群治、源头治理;坚持上下协同、部门联动,严管长抓、常态长效;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尽职免责、失职追责,全面压实教育、管理、监护责任,建立健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预防溺水事件工作体系,构建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筑牢学生防溺水屏障,最大限度减少溺亡事件发生。
三、工作任务
突出溺水事件预防,切实看牢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困境儿童等重点人群;把牢5月至10月天气炎热、暑期及冬季水域结冰等溺水事件高发时段;守牢易发生溺水事件的江湖、溪流、河塘、 坑坝、水库等危险水域。各村和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明确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配合密切、落实有力的工作局面,共同做好预防各类溺水伤亡事故发生工作。
(一)宣传教育全覆盖。镇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把青少年儿童防溺水教育向家庭和假期延伸,做到校内校外、学校与家庭、学期与假期无缝衔接、有效对接。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渠道,保持宣传声势,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保护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强校内安全教育。各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内安全教育提醒制度,利用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节假日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防溺水提醒,结合近期发生的溺水事故,通过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十个一”活动,即上一堂预防溺水专题教育课、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组织一次预防溺水和游泳安全知识竞赛或知识展板等宣传活动、印发一份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宣传册页、召开一次家长会、开展一次家长专访活动、印发一份致家长一封信、布置一篇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业、建立每周一次专题教育制度(假前)、建立每日一次安全提醒制度,使学生切实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切实提高青少年儿童和家长(监护人)的警惕性和自觉性。二是延伸宣传教育触角。各村要在人群密集场所,张贴、悬挂一批防溺水安全宣传标语和版面,实现镇村全覆盖。要在暑假、周末、节假日等容易发生溺水的关键时段,利用村级大喇叭等形式循环播报防溺水安全提醒。三是强化救护技能培训。各中小学校要把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为基础性、常态化工作抓紧抓实,切实提高学生对潜在危险的认知和应急避险、自防互救能力;要定期组织“溺呛水自救、他救知识”宣传培训,帮助学生、群众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救护常识。
(二)排查整改全覆盖。一是开展一次排查起底。各村和相关部门,要对重点水域部署开展常态化、全覆盖、拉网式排查,摸清河流、水库、塘坝、机井、建筑工地水池、废弃矿坑、景区内水体等各地水域的具体情况,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分级建立安全隐患台账,确立清单管理、认领包保责任,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开展一次整改管控。各村、部门要对排查出的隐患地段和水域,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清单化、闭环式管理,逐一落实隐患整改责任。对短期内能够排除风险隐患的,要立行立改、立竿见影、坚决消除风险点;对需要镇党委政府和部门帮助支持的,要及时报告、主动对接,推动问题得到解决,坚决杜绝“捂在手里”、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对需要长期坚持的,也要有阶段性目标,最大限度防止发生溺亡事故。三是开展一次维护修缮。各村、部门要完善各类水域防溺水“三个一”设施的设置,包括悬挂一幅防溺水宣传标语,设置一个防溺水警示牌(标明水深、危险程度、责任单位、责任人、紧急救援电话等),配备一套简易救生设备(包括带长绳的泳圈、长竹竿、竹梯等)。落实“一线一栏”,在临水岸边喷涂黄色警戒线,在公共活动水域设置防护围栏,定期巡查、及时维护、及时修缮,做到安全警示到位、隔离防护到位。
(三)联防联控全覆盖。各村村干部及村级“监管网格员”负责督促其范围内各水域权属主体认真排查水域安全隐患,做好水域隐患登记工作,在事故易发水域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加强日常巡查并及时做好巡查记录。学校要召开一次防溺水专题家长会,对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防溺水工作培训,并持续通过家访、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经常性提醒家长(或监护人)加强看护。乡镇、村委会要组织干部深入辖区内每名学生家庭,通过面对面谈心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家长(或监护人)防溺水知识知晓度以及家庭责任落实情况,常态化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学校、村委会要于一周内全面摸清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特殊情况学生,对无监护能力或监护能力较弱的祖辈监护人要重点予以关注,加强走访帮扶,协助做好家庭监护。镇民政办对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实行包保责任制,明确重点水域安全管理责任,实行分片包保负责。镇项目办、公管办要加强对道路、桥梁及建筑工地等工程建设期间的监管,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坑、洼等隐患及时排查整治。镇水保站要督促各村落实水域管理责任,定期组织对有安全隐患的水域进行排查登记,并在水边设置警示标牌。镇卫生院要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开展防溺水自救、互救等知识技能教育活动。镇团委、妇联、关工委等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各类志愿者结对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及监护教育存在困难的家庭,加强留守儿童安全教育。
(四)巡查防范全覆盖。镇主管部门要督促水域主体责任单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结合河长制确定每一片水域管理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加强日常巡查,特别在节假日、暑假期间和高温天气等重点时段,落实全天候值守巡查,根据水域面积合理设置巡查值守人数,确保每一段、每一片水域都有巡查值守责任人,并做好巡查值守记录。对青少年儿童经常嬉水、游泳的重点区域,要重点巡查,认真做好劝阻,坚决防止私自下水。要督促村级“综合监管网格员”和包村民警熟悉水域、熟悉地形、熟悉情况的优势,因地制宜设立专兼职巡逻队伍,重点时段要开展不间断巡查,及时发现、制止、劝离游玩、戏水、游泳人员。镇派出所、司法所要完善落实反应灵敏、合成高效的溺水类警情应急处置机制,加强救生装备配备,确保能够快速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态。
四、时间安排
专项行动时间为期一年,2023年4月底至2024年4月底。
五、工作要求
1、强化责任意识。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伤亡事故发生是各村、各相关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各村、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防溺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始终把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民生工程,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2、强化工作合力。学校、各村、各部门要按照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任务职责,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部门行业作用,突出工作实效。加强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及时解决突出问题,建立党政领导、部门联动、依法监管、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预防溺水,保障青少年儿童安全强大合力。
3、强化督导检查。镇预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到学校、重点水域检查指导,并建立检查台账。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任务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各水域落实防溺水措施、防护设施建设、隐患排查、应急值守等情况,逐项逐环节开展督查,建立问题台账,实行跟踪督办。对责任落实不到位、防护设施建设不到位、巡查值守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到位、宣传教育不到位的,将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
附件:
1、单龙寺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2、单龙寺镇_______村水域网格化管理台账
附件1
单龙寺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专项行动
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金名盛(镇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沈 定(镇党委副书记)
张晓娟(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胡庆林(镇党委宣传委员)
葛 宝(副镇长)
成 员:万智奎(党政办)
鲍世翔(财政所)
姚 棋(团委)
陈安琪(妇联)
刘 云(安监所)
徐煜龙(经发办)
吴小为(食安办)
程 琳(土管所)
金先锋(人社所)
舒启传(农管办)
储成福(水保站)
涂必俊(平安办)
杜玉玲(卫计办)
舒玲玲(文化站)
李 坤(统计站)
许安俊(乡村振兴工作站)
汪永宏(农业综合站)
罗时超(执法队)
张 振(派出所)
孙业强(林业站)
柯 涛(卫生院)
陈厚来(单龙寺中心学校)
储成斌(单龙寺学校)
刘桂霞(单龙寺中心幼儿园)
郭大胜(扫帚河小学)
刘正彪(迎水庵小学)
汪全斌(双龙小学)
朱明如(乌牛河小学)
金 虎(东风桥村)
李道田(白沙岭村)
王 玮(扫帚河村)
兰兴怀(迎水庵村)
汪明亮(单龙寺村)
王晓波(乌牛河村)
方 斌(双龙村)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团委,由姚棋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工作。
附件2
单龙寺镇_______村水域网格化管理台账
填报单位: 联系人: 电话:
序号 |
水域所在地点 |
水域面积 |
责任单位 |
责任人 |
安全网格员 |
联系方式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