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霍山县单龙寺镇 > 政策文件

单龙寺镇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24-04-11 10:03  作者:单龙寺镇人民政府信息来源:霍山县单龙寺镇  字体:[  ]



关于印发《单龙寺镇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

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单政〔2024〕47号


村、镇消安委各成员单位

根据《霍山县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霍防〔20241号)文件精神和上级有关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总体部署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单龙寺镇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特此通知

 

 单龙寺镇人民政府

                            2024411


单龙寺镇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实施方案(20242026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领域系列指示精神,进一步完善责任体系,夯实基层基础,坚持靶向攻坚,突出重点提升,有效防范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确保全镇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发展,按照县消安委《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有关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治本攻坚,消防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重点行业领域“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消防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主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切实提高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改的质量、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着力化解一批重大安全风险,整改一批重大火灾隐患,培育一批消防安全明白人,实现火灾总量和亡人数量平稳可控,不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农村地区火灾起数得到明显下降。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齐抓共管”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1. 强化政府领导责任。入贯彻落实《安徽省消防条例》《安徽省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推动党委政府严格落实“三定期”工作机制,完善政府对消防工作牵头协调、常态研判部署、责任考核追究机制,统筹抓好本地消防安全工作。

2. 规范部门监管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六安市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等规定,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落实对行业领域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各部门要加强本行业领域内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创建工作,对涉及环节多、范围广、责任模糊的行业领域,要按照“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原则,及时明确安全监管、主管部门及管控责任。

3. 压实基层管理责任。全面落实日常管理、防火检查、隐患督改等工作职责,压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全面推广“一镇一委一站”消防治理体系建设经验和金寨县“三建三联”消防监管模式,2024年,完成一镇一委一站基层消防组织架构搭建;2025年,全力推进消防安全委员会和消防工作站实现实体化运行;2026年,实现消防安全委员会和消防工作站实体化运行。通过健全多种执法方式承担部分消防行政执法事项,三年行动期间积极参与县消安委办公室组织的乡镇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升综合执法人员消防执法能力。

4. 严格单位主体责任。持续开展社会单位“五实N岗”标准化建设活动,全面推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知、自查、自改”和公示承诺制2024年起,社会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带队至少开展1次检查,并向消防部门和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培养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明白人”,提升单位自主管理能力。强化社会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加强人员、装备配备,常态化开展培训、演练,实现救早、灭小工作目标,2024完成消火栓出水训练和疏散逃生演练。在春节、五一、国庆、重大活动安保等重要时期,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十五条”措施,形成“管理团队优化、岗位责任细化、培训演练实操、风险隐患上账”的单位自主管理机制。

(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5. 落实风险研判机制。坚持定期研判与专题研判相结合,每年要开展一次分析研判和调研评估,及时分析研判本地区、本行业消防安全风险,找准最不放心区域、最薄弱环节、最突出问题,专题研究部署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旅游旺季和火灾多发季节消防安全工作,健全落实信息共享、风险监测、预警发布、协调联动等机制,提示社会单位、告知居民群众采取防范措施。

6. 聚焦重点场所治理。紧盯医院、敬老院、学校、劳动密集型场所等,重点排查违规使用易燃可燃外墙保温材料、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不明晰、占堵生命通道、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和建筑固定消防设施损坏停用等突出问题;紧盯经营性自建房、沿街商铺、餐馆饭店、家庭作坊等“小场所”,重点排查违章搭建、违规住人、违规用火用电用气、违规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防盗窗、广告牌等危险行为;紧盯旅游民宿、电子商务等“新业态”,重点排查违规投入使用、监管责任不明确、管理培训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紧盯占堵消防车道、消防水源不足、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安全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紧盯重大火灾隐患单位、不放心场所和区域性风险隐患,重点排查督改责任不落实、防范措施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紧盯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重点排查消防管理责任不明确、违规用火用电用气、违规住人等突出问题,督促严格落实管理责任、防火分隔、住人管控、火源管理、电源管理、疏散管理和应急处置。

7. 强化分级分类排查。组织发动公安派出所、安监所、市场监管所、综合执法队伍和各村工作人员等基层力量全面加强家庭作坊、经营性自建房等“小场所”检查巡查,及时纠治动态火灾隐患,问题严重的,抄报移交相关部门,2024年基本摸清家庭作坊、经营性自建房底数,落实闭环管理。对火灾多发的行业领域和隐患严重的单位场所提高抽查比例,积极运用联合执法小分队提高火灾风险隐患排查质量。积极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按照“政府主导出资、专业机构把脉、企业整改落实”的运作模式,解决基层排查人员数量不足、业务能力欠缺问题。各部门要充分发挥专家团队技术优势,积极组织专家开展本行业领域消防安全检查。发挥好各类民间组织作用,推动加强行业自治。

    8. 提升监管执法质效。推进消防安全重大风险隐患、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燃气安全和打通生命通道专项整治,对检查发现的各类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要用足用好查封、罚款、拘留、关停等手段,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理,杜绝执法“宽松软虚”;对单位未开展自查或查出后拒不整改等导致重大火灾隐患长期存在的,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对涉嫌构成犯罪的,加强行刑衔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特别是要加大事前涉嫌消防安全犯罪案件的查办力度,前移关口、形成震慑。

(三)用足用好五大综合整治措施。

9. 严格源头管控。将消防安全纳入镇级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消防安全布局等要求,并同步推进实施。

10. 强化挂牌督办。完善重大火灾隐患督办、销案制度,每年挂牌督办一批重大火灾隐患,综合运用行业督办、公布曝光、联合惩戒等手段推动重大火灾隐患整改;采取依托安委会、消安委平台的方式,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交办重大火灾隐患单位,逐级约谈,签订整改承诺书,落实整改责任。对上级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要紧盯不放、全程跟踪,全面落实“查、改、督、销”闭环要求,明确重大火灾隐患整改责任、时限、措施,对整改缓慢的及时采取函告、通报、约谈、曝光等措施,确保整改到位。对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的区域性火灾隐患和重大火灾隐患,要纳入乡村振兴等统筹推进,实施综合治理,2026年区域性消防安全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11. 用好舆论监督。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等媒介,每年组织曝光一批严重影响公共安全、久拖不改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公布单位名称、公示具体问题,跟踪报道整改进程,强力推动隐患整改。健全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处理机制,探索建立消防安全领域“吹哨人”制度,拓展举报渠道,完善奖励措施,发动社会群众积极参与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四)实施城乡火灾防控四大筑基工程。

12. 深化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派出所、城管执法中队等部门要常态清理消防救援窗口的违章搭建构筑物、外墙门窗设置栅栏、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违法行为。2025年人员密集场所外窗设置栅栏基本清除,2026年消防生命通道畅通情况明显改善。

13. 强化自建房消防治理工程。将消防安全纳入自建房管理内容,加强对自建房用作生产经营场所的监管,将生产经营和租住自建房消防安全改造纳入民生实事,逐步解决“前店后宅”“下店上宅”等突出问题,集中排查治理违规用火用电用油用气、违规住人、占堵锁闭疏散通道出口等风险隐患。对自建房改作人员密集场所的,根据场所业态经营性质,由各行业部门牵头摸清底数,找准薄弱环节,厘清监管责任,制定整改方案,严格准入门槛,建立长效机制。

14. 优化农村消防安全基础工程。依托乡村振兴,将乡村消防工作纳入总体规划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研究完善乡村消防专项规划,同步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要结合乡村房改、水改、电改、灶改、路改、厕改、乡村垃圾清理、秸秆收集堆放等工作,有计划地改造防火间距不足、低设防建筑集中连片的村庄,加快乡村电线路、炉灶等用火用电安全改造升级,有效降低火灾风险。要盯紧农村新兴产业和扶贫产业中的新问题、新风险,强化特色小镇、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农家乐及民宿等单位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集中治理消防管理责任不落实、消防设施不足、消防培训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要持续统筹推进乡村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建设,确保“隐患有人管、小火有人灭”。2026年基本完成乡村电线路、炉灶等用火用电安全改造升级和消防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

15. 强化农村公共消防基础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十四五”消防工作规划,按照目标任务要求完成消防站、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将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单龙寺镇综合改造统筹推进。鼓励家庭作坊、经营性自建房、“老弱病残幼”居住场所等场所安装早期报警和灭火装置。2026年公共消防设施明显改善,老旧场所早期报警、灭火装置安装比例显著提升。

(五)加快建设“能监测、会预警”的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16. 提高消防物联感知能力。结合实际,积极推广应用物联传感、温度传感、火灾烟雾监测、水压监测、电气火灾监控、视频监控等感知设备,深化消防安全防控监测信息系统应用,加强火灾高风险单位等物联网监测管理,鼓励社会单位运用物联网技术提高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水平,实现火灾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六)深化专题培训和常态化演练。

17. 规范全员培训。督促社会单位严格落实消防安全培训制度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必须接受岗前消防安全培训,未经培训合格,不得上岗。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公众聚集场所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消防安全培训三年行动期间,分批组织单位所有员工开展“一懂三会”实操演练,提升人人会使用灭火器、消火栓扑救初期火灾和组织人员疏散的技能。

18. 开展常态化演练。定期组织各类消防应急演练,督促社会单位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细化应急疏散、紧急避难的措施、程序和方法,明确具备相应知识和能力的承担任务人员及岗位职责,定期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七)优化三类社会化消防宣传手段。

19. 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持续开展消防宣传月等活动,深入推进消防宣传“五进”,用好“五进”试点、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主题公园和消防队站等资源,广泛开展安全用火用电用气、保持生命通道畅通、应急疏散逃生等常识宣传,突出面向村地区开展消防科普教育,引导群众常态开展“三清三关”(清理楼道、阳台、厨房可燃杂物,离家关闭电源、火源、气源),增强消防安全意识。针对“老、幼、病、弱”群体,发动网格员、消防志愿者、党员开展进门入户结对帮扶,提升逃生能力。

20. 加强火灾警示教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大火灾案例警示教育力度,充分利用“身边火灾”案例和外典型火灾案例,重点围绕事故原因、责任追究,查摆问题、剖析教训,制作主题突出、易于传播的火灾案例警示宣传资料和新媒体产品,分场所、分媒介广泛发放、张贴、展播。

21. 深化先进典型培树。发展一批热心消防、服务社会的志愿者,发挥榜样作用,强化示范带动,让全社会更加支持消防工作、尊崇消防职业。

三、时间安排

20243月至202612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43月至4月)。结合实际细化制定实施方案,全面动员部署,进一步明确治理目标、重点任务、工作措施、治理时限等内容。

(二)专项治理阶段20244月至202512月)。全面排查本地区、本行业系统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责任“两个清单”,明确排查时间表、整改路线图、工作责任人,积极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确保各项排查任务精准推进落实。

(三)巩固提升阶段20261月至12月)在推进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整改的同时,出台一批配套举措、形成一批经验做法,建立健全本地区、本行业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的系统性、机制性治理举措,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及时动员部署,明确工作目标,细化任务清单列出责任主体,全面落实三年行动的各项任务和要求稳步推进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二)强化统筹推进。认真梳理7个方面21项工作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区分轻重缓急,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精准发力,综合施策。要将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与《“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六安市“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规划》实施统筹推进,推动破解深层次突出问题。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针对不同地区和行业领域特点,研究采取差异化的工作举措,提供相应的治理政策支撑,确保治理实效。

(三)强化示范引领。在全面部署推进的基础上,组织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先行开展试点治理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的治理方法、措施以及能复制、易推广的工作体系机制,形成典型示范效应。坚持一手抓突出风险治理,一手抓长效机制建设,认真总结专项整治中形成的经验做法,固化提升为消防管理制度、治理标准规定。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