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县申报条件
1、种植业基本情况
霍山县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坡,是一个集山区、库区、革命老区为一体的县。全县总面积2043.5平方公里,辖16乡镇125个行政村、11个农村社区和8个城市社区, 104092户,总人口37.00万人,其中农业户数87241户,人口31.2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6.6万人。现有耕地44.26万亩,园地26.5万亩,林地202.5万亩,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约91万亩(次)。
霍山县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田水电乡”之美誉,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农业生产以粮、油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蔬菜、百合等。常年粮食播种面积在50万亩左右,经济作物在40万亩左右。2013年总播面积90.7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5.4万亩,总产量17.2万吨;玉米种植面积5.3万亩,总产量1.75万吨;小麦种植面积2.2万亩,总产量0.5万吨;油菜播种面积6.1万亩,总产0.98万吨;茶叶种植面积13.2万亩,干毛茶总产量0.5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1.2万亩,总产量 11.5万吨。
2、耕地及增产潜力分析
全县土壤共划分7个土类,11个亚类,46个土属,100个土种。即:黄棕壤、棕壤、石灰岩土、草甸土、潮土、紫色土和水稻土七个土类。一级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2.7%,二级地占耕地总面积的23.4%,三级地占耕地总面积的29.4%,四级地占耕地总面积的25.3%,五级地占耕地总面积的9.2%。中低产土壤占65.9%左右,养分失调,肥力下降尤其显著。
2006-2013年该项目实施以来,农业增产增效优势明显。水稻亩均增产33.2公斤,增效48.4元;玉米亩均增产29.8公斤,增效38.6元;油菜亩均增产21.4公斤,增效55.1元;小麦亩均增产35公斤,增效47.7元;茶叶亩均增产30公斤,增效109元;百合亩均增产66.5公斤,增效890元。
3、项目县配方施肥工作基础
(1)土肥技术服务能力较强 我县土壤肥料站成立于1978年,现为正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县农技推广中心管理。现有人员10名,学历:本科3人、大专4人、中专2人;职称:高级1人、中级5人、初级3人,都是从事土肥工作多年并具有相当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
(2)化验检测水平较高 2006年我县土肥化验室完成新建,现有化验室256m2,专业化验人员8名;配备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电子天平、定氮仪、农残检测仪等于土壤、肥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相关的仪器设备45台套,仪器设备能正常运转。具备测试土壤有机质、酸碱度、氮、磷、钾、中微量元素、土壤机械组成、容重、墒情、肥料质量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能力。2006-2013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完成采集分析化验土样10941个,完成化验项次达16.41万余项次。在2013年初省站测试中心盲样考核中,5项参数全部考核合格,在代表六安市参加省站测试中心组织的2012年土样化验考核中获得了良好等次。
二、基本思路
我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已经八年,通过实践,在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上要做到: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坚持“增产、经济、环保”的施肥理念,紧紧围绕推广使用配方肥这个核心,创新资金使用新机制,试点对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配方肥的补贴模式;引导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配方肥生产、供应和推广服务;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方式,创新配方肥推广示范、宣传培训和农化服务新模式,切实推动施肥方式转变,提高配方肥使用率,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节能减排。
三、目标任务
2014年,继续在全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全面深化和推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开展整县推进。
1、我县2014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面积88万亩(见附表1),实现全县耕地的全覆盖。其中水稻37.6万亩,玉米4.6万亩,大豆2.8万亩,小麦2.2万亩,油菜6.5万亩,蔬菜11.5万亩,茶叶13.2万亩,板栗5万亩,桑叶4.6万亩。
2、推广配方肥?吨、应用67万亩(见附表1),其中水稻35万亩,玉米3.5万亩,大豆2.5万亩,小麦2万亩,油菜6万亩,蔬菜3万亩,茶叶10万亩,板栗3万亩,桑叶2万亩。
3、采集化验土样500个,植株样200个。
4、培训农户8.74万人次。为8.72万户农民提供免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为种粮大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为高产创建示范户、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全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服务;
5、抓好衡山镇等11个乡整乡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抓好沈家畈村等55个村整村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见附表2)。
6、提高肥料利用率4个百分点;每亩平均增产30千克,总增产2.7万吨以上,平均每亩增效40元,总增效3500万元以上。
8、布置“3414”试验3个,校正试验3个,肥料利用率试验3个,水稻配方验证试验6个,茶叶配方验证试验5个,小麦配方验证试验2个,油菜配方验证试验3个,百合配方验证试验4个,经济作物百合、蔬菜“2+X”田间肥效试验各2个和水稻、玉米、大豆微量元素单因子肥效试验3个(见附表3)。
9、建成3个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见附表4),在144个村各建成1个20亩以上的示范方(见附表5),按照“结构合理、总量控制、方式恰当、时期适宜”的施肥原则,组织实施以推进配方肥应用和施肥方式转变为重点的示范工程,做到有专家指导、有示范对比、有简明标示牌。在144个行政村设立固定的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公告专栏,每个村为农民提供面对面指导服务8场次以上。
10、继续做好土壤肥力定位监测和测土配方施肥肥效监测; 在完善主要作物施肥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蔬菜、茶叶、百合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应用县域耕地地力评价成果,为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服务。
四、重点工作请参照肥东县方案及批改意见,重新调整和充分相关工作!
紧紧围绕推广使用配方肥这个核心,项目区实施范围为衡山、下符桥、与儿街、黑石渡、但家庙、佛子岭、诸佛庵、落儿岭、漫水河、上土市、太平、太阳、大化坪、磨子潭、东西溪、单龙寺等16个乡镇所辖的144个行政村所有村组,指导作物包括粮油、茶叶、桑叶、蔬菜、百合等粮食作物和经济、园艺作物。
1、深化“基础工作”支撑。开展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种植大户的个性化服务,为他们进行测土、配方和施肥技术指导等服务。采取县域“三年一轮回”的方式,在粮油主产区三年以上点取土测土500个。布置“3414”试验3个,校正试验3个,肥料利用率试验3个,水稻配方验证试验6个,茶叶配方验证试验5个,小麦配方验证试验2个,油菜配方验证试验3个,百合配方验证试验4个,经济作物百合、蔬菜“2+X”田间肥效试验各2个和水稻、玉米、大豆微量元素单因子肥效试验3个(见附表3)。采集化验植株样200个。
2、大力推广配方肥 在衡山镇等11个乡(镇)实施整乡推进,选择沈家畈村等55个村实施整村推进(见附表2),重点加强粮油高产创建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普及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定地、定时、定作物、定化肥量”的科学施肥示范区。
运用多种模式来推进整建制建设。(1)政府资金补贴模式。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主要对万亩示范区和各乡镇千亩示范片的示范户施用配方肥料进行资金补贴。(2)专业合作社模式。利用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在全县各合作社成员中推广配方肥料的应用,示范带动周边群众。(3)市场运作模式。组织霍山市场上的8家知名肥料生产企业,及时按方生产,并为企业和全县120家销售网点搭建产、销、施平台,切实推进配方肥的生产和应用。(4)科技示范带动模式。在全县建立233个村级示范方,在144个村建立信息发布栏。通过示范方的示范带动,信息发布栏的科技宣传,营造使用配方肥料的良好氛围。
3、深入落实农企合作 继续组织开展配方肥普及到田活动,科学制定并发布区域性的作物施肥配方信息。加强同配方肥生产企业霍山双喜肥业公司、徽商农家福公司、宝丰肥业公司、普世农业生物科技公司、红四方肥业公司、司尔特肥业公司、稼宝利肥业公司对接(见附表6、7),扩大配方肥应用比例,增加配肥供肥服务网点10%(见附表8),每个网点培养1名肥料配方师,每个村至少建立1个测土配方施肥科技示范户。按照三种模式,即:“智能化配肥设备现场混配”、“规模化经营个性供肥”、“大配方、小调整市场化销售”的模式,落实企业合作的形式和内容。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经销配方肥的积极性。为肥料生产、经销企业培养肥料配方师,引导企业按需生产供应配方肥。扶持建立一批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统测统配统供统施的“四统一”服务,帮助农民施肥到田。大力推广化肥机施深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着力改进粗放的施肥方式。
促进基层配方肥供销服务网点建设。开发建立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增加乡村配方肥经销服务网点“触摸屏”配备数量。
扩大配方肥应用比例。粮油等大宗农作物施用配方肥占基施化肥的比例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整建制推进的11个乡镇、55个村施用配方肥占基施化肥的比例达到70%,其他项目区施用配方肥占基施化肥的比例达到65%以上。全县推广施用配方肥23750吨,占全县化肥用量72%,其中:水稻13000吨,玉米1250吨,大豆450吨,小麦400吨,油菜2100吨,蔬菜2500吨,茶叶2500吨,板栗850吨,桑叶700吨。
4、强化“示范片”到村。在下符桥镇、与儿街镇各建立1个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区,在诸佛庵镇建立1个茶叶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区,建立“定地、定时、定作物、定化肥量”的科学施肥示范区(见附表4),通过树立示范典型、探索服务模式、创新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和肥料利用效率。结合本地作物种类、土壤类型、耕作制度等,建立村级示范片233个(见附表5)。
5、强化“培训班”进田。结合村级示范片建设,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和现场观摩活动。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培训,对肥料经销商、基层农技人员开展配方师培训与认证,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全县开展县级集中培训2次200人次,各村开展培训1次。
6、强化“建议卡”上墙。结合当地实际,采取适合农村、贴近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工作。在村民集中活动场所和肥料经销网点,积极推进测土配方信息、施肥指导方案和科普标语上墙,方便农民了解掌握科学施肥知识,直接“按方”购肥施肥。
7、建立农化服务网络体系 以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中心)为基础,在全县建设120个配方肥营销服务点(店)。基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采取农科教专家、农业技术干部和企业营销人员三位一体的组织方式,将适宜当地农业生产的土壤改良、养分管理、病虫害统防统治、栽培管理、机械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进行集成筛选,通过示范试验等方式实现技术的属地化。通过宣传培训、示范展示等方式,组织农户应用好的技术,为农民开展“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的“四零服务”,同时为营销服务网络反馈农户技术需求、产品需求等有效信息,并指导营销服务网络实现技术的物化和优化。营销服务网络作为技术物化产品的营销“前台”,通过企业经销点和市场化手段将技术物化产品传递到农户手中,实现技术的高效传播。
8、加强“信息宣传”引导。利用广播、报刊、简报等广泛进行宣传。利用广播巡回宣传40场次,利用报刊宣传5次,利用简报宣传10期。宣传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增效和节本的作用,增强农民科学施肥意识,丰富科学施肥知识,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技能,营造科学施肥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
9、开展配方肥补贴试点。整合项目资金的使用,结合高产创建、农业示范区技术服务,加大配方肥应用补贴。鼓励和探索企业对直供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配方肥,采取直接让利或补贴;大力支持企业创办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供服务的混配肥料营销店。
10、开展新型经营主体科学施肥示范 针对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对其使用配方肥补贴的新机制,可采取“以奖代补、直接补贴”等方式,鼓励其使用配方肥。按照“结构合理、总量控制、方式恰当、时期适宜”的施肥原则,组织实施以推进配方肥应用和施肥方式转变为重点的示范工程,做到有专家指导、有示范对比、有简明标示牌。在全县优选2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典型示范,示范面积2.2万亩以上,带动更大范围配方肥的应用和推广。
五、项目补贴内容及资金概算
一、项目资金来源:
中央财政补贴。
二、项目分配标准:
1、土样植株采集化验5.6万;
2、田间试验8.9万;
3、配方肥网点建设1万;
4、作物应用效果调查,配方肥专家咨询系统维护2万;
5、示范展示7.1万;
6、施肥信息发放1万;
7、施肥技术服务8.1万;
8、项目管理费用1.3万。
六、时间安排
(1)2014年4月底前安排2个“3414”试验,2个校正试验,2个肥料利用率试验,并在同期安排共6个水稻肥料配方验证试验和微量元素单因子肥效试验3个,经济作物蔬菜“2+X”田间肥效试验2个。
(2)2014年10月底前完成采集耕层土样500个,采集植株样200个以上,并完成野外调查工作。
(3)2014年6月完成培训乡镇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200人。
(4)2014年10月底前安排1个油菜“3414”试验,1个校正试验,1个肥料利用率试验,并在同期安排共5个茶叶肥料配方验证试验,2个小麦肥料配方验证试验,3个油菜肥料配方验证试验,4个百合肥料配方验证试验,经济作物百合“2+X”田间肥效试验2个。
(5)2014年10月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满意度调查、效益统计分析。
(6)2014年10月前完成研发肥料配方设计20个以上。
(7)2015年4月底前完成500个土样200个植株养分测试任务。
(8)2014年4月-2015年4月完成为8.74万农户及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个性化指导服务。建立村级示范片233个、万亩示范区3个。建立53个农户施肥情况长期观测点;并建立21个土壤养分定位监测点。对100个农户进行施肥情况调查。
(9)2014年4月-2015年4月完成55个整村和11个整乡镇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任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88万亩,其中配方肥使用面积67万亩。建立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发布制度,春耕和秋冬种备肥用高峰到来之前,按季节及时制定发布县域施肥指导方案。
(10)2015年4月-5月建立数据库,完成室内资料整理,技术研发,各项资料汇总,对外业调查、农户施肥状况调查、化验室测试分析、田间试验示范和动态监测等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申请上级验收。
七、项目组织方式简写为好!
1、项目领导组
项目领导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尹如江(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翟恩恕(县财政局局长)
张方应(县农委主任)
成 员:陆晓龙(县政府办)
谢家富(县财政局)
于贺元(县林业局)
何祥国(县科技局)
徐声庆(县统计局)
汪毅华(国土资源局)
郭忠胜(县水务局)
方 奇(县农委)
汪海洋(县农技推广中心)
李国宏(县农业执法大队)
郑仁兵(县农技推广中心)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农技推广中心,汪海洋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郑仁兵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
2、项目实施组织机构
项目实施单位为霍山县农技推广中心土肥站。为确保项目科技含量及实施效果,特成立项目专家组和技术组。
(1)专家组
首席专家:王 林(市土肥站站长、研究员)
陈良松(市土肥站高级农艺师)
组 长:方 奇(高级农艺师)
成 员:汪海洋(研究员)
程裕清(高级农艺师)
衡永志(高级农艺师)
刘太荣(研究员)
汪正明(高级农艺师)
邓余良(高级农艺师)
许自文(高级农艺师)
刘 浪(高级农艺师)
储成虎(高级农艺师)
陆保国(农艺师)
郑仁兵(农艺师)
(2)技术组
霍山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组组成人员名册
姓 名 |
学 历 |
职 称 |
职 务 |
工 作 分 工 |
方 奇 |
本科 |
高级农艺师 |
农委副主任 |
具体负责 |
汪海洋 |
研究生 |
研究员 |
推广中心主任 |
项目实施单位负责 |
陆保国 |
大专 |
农艺师 |
推广中心副主任 |
项目实施单位分管 |
程裕清 |
本科 |
高级农艺师 |
推广中心副主任 |
技术培训负责人 |
邓余良 |
大专 |
高级农艺师 |
推广中心副主任 |
示范施肥指导负责人 |
李明桂 |
本科 |
高级农艺师 |
土肥站副站长 |
负责化验室 施肥指导 |
储成虎 |
研究生 |
高级农艺师 |
作物栽培站站长 |
技术培训示范施肥指导 |
汪正明 |
本科 |
高级农艺师 |
科教站站长 |
技术培训示范施肥指导 |
刘 浪 |
本科 |
高级农艺师 |
植保站站长 |
技术培训示范施肥指导 |
许自文 |
大专 |
高级农艺师 |
菜办副主任 |
技术培训示范施肥指导 |
衡永志 |
本科 |
高级农艺师 |
茶叶站站长 |
技术培训示范施肥指导 |
刘太荣 |
本科 |
研究员 |
茧丝绸公司副总 |
技术培训示范施肥指导 |
郑仁兵 |
本科 |
农艺师 |
土肥站站长 |
项目业务负责人 |
张慧珍 |
大专 |
农艺师 |
中心办公室 |
资料汇总 |
叶 峰 |
中专 |
农艺师 |
土肥站 |
外业取土 检测 施肥指导 |
张保发 |
本科 |
农艺师 |
土肥站 |
外业取土 检测 施肥指导 |
刘守田 |
大专 |
助理农艺师 |
土肥站 |
外业取土 检测 施肥指导 |
方贤珍 |
大专 |
农艺师 |
土肥站 |
资料汇总 |
彭 慧 |
中专 |
农艺师 |
土肥站 |
检测 |
金 鑫 |
研究生 |
助理农艺师 |
土肥站 |
外业取土 检测 |
潘红云 |
技工 |
土肥站 |
检测 |
|
项目乡镇农技站60名技术人员协助外业取土、施肥指导、施肥信息上墙,并协助开展试验、示范、调查等工作。 |
八、项目保障措施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推、多方参与、合力推进”的原则,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作物和重点环节,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确保项目实施效果和质量。
(一)项目实施
1、由县土肥站负责全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实施工作,加强对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负责对实施项目所在乡(镇)、村技术人员和配方肥销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农民科学施肥、按方施肥。
2、县专家组负责为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提供肥料配方,协助搞好施肥技术指导。配方肥定点加工企业按照协议规定的数量、质量、价格、供肥时间、地点等要求,组织配方肥的加工和供应。建立健全生产销售台帐,记录购货人姓名、购肥品种、购货数量等信息,报送县土肥站。
3、项目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项目区村民委员会落实配方肥定点销售地点,落实推广面积,组织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张贴发布,搞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协调工作。项目区各村民委员会负责履行配方肥供销合同,按要求填报基本情况统计表,并督促销售商建立销售台帐,按项目合同完成示范推广任务。
(二)监督管理
1、实行合同管理。县农委与项目实施乡镇、乡镇与项目实施村逐级签订项目合同书,明确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的目标任务、技术指标、质量标准、资金管理以及奖惩方法等。
2、加强监督检查。县农委和财政局加强对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监督检查。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不断探索新机制,发现新典型,总结好经验。
3、加强对配方肥定点加工企业的监督。县农委会同工商、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加强对配肥企业和肥料市场的监管,切实保证配方肥质量和价格稳定,防止出现假冒伪劣肥料坑农害农,趁机哄抬肥料价格的行为。如配肥企业违反规定标准配肥或出现其他伤农坑农现象,要取消其配方肥定点加工企业资格。
附表1: 霍山县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任务分解表
乡镇 |
实施 面积 (万亩) |
作物 |
施用配方肥 (吨) |
示范 片数 (个) |
示范 面积 (万亩) |
科技示范户 (户) |
施肥情况观测点 (个) |
养分定位监测点 (个) |
衡山 |
11.1 |
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经济作物 |
3000 |
22 |
1.5 |
110 |
3 |
2 |
下符桥 |
7.8 |
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经济作物 |
2090 |
12 |
2.0 |
100 |
4 |
2 |
但家庙 |
6.7 |
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经济作物 |
1790 |
12 |
1.0 |
100 |
3 |
2 |
与儿街 |
12.3 |
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经济作物 |
3320 |
24 |
2.5 |
160 |
4 |
2 |
佛子岭 |
3.5 |
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经济作物 |
1030 |
10 |
0.3 |
60 |
3 |
1 |
黑石渡 |
6.1 |
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经济作物 |
1450 |
18 |
1.0 |
100 |
4 |
2 |
诸佛庵 |
5.7 |
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经济作物 |
1530 |
18 |
0.8 |
80 |
3 |
1 |
落儿岭 |
2.1 |
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经济作物 |
660 |
8 |
0.2 |
50 |
3 |
1 |
漫水河 |
5.4 |
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经济作物 |
1440 |
15 |
0.6 |
80 |
3 |
1 |
上土市 |
5.1 |
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经济作物 |
1360 |
15 |
0.6 |
80 |
4 |
1 |
太 阳 |
2.8 |
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经济作物 |
740 |
8 |
0.4 |
50 |
4 |
1 |
太 平 |
3.1 |
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经济作物 |
830 |
16 |
0.7 |
60 |
3 |
1 |
大化坪 |
5.2 |
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经济作物 |
1380 |
18 |
0.6 |
100 |
3 |
1 |
磨子潭 |
2.9 |
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经济作物 |
770 |
9 |
0.4 |
50 |
3 |
1 |
单龙寺 |
4.1 |
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经济作物 |
1180 |
14 |
0.6 |
80 |
3 |
1 |
东西溪 |
4.1 |
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经济作物 |
1180 |
14 |
0.6 |
80 |
3 |
1 |
合 计 |
88 |
23750 |
233 |
14.3 |
1340 |
53 |
21 |
附表2:
霍山县2014年整乡、整村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安排
示范乡镇 |
示范村 |
责任人 |
下符桥镇 |
沈家畈村、圣人山村、下符桥村、三尖铺村 |
刘守田 |
与儿街镇 |
指封山村、石河村、凡冲村、山王河村 |
曹宗彪 |
但家庙镇 |
大河厂村、观音岩村、但家庙村、胡大桥村 |
何祥兵 |
黑石渡镇 |
朱家畈村、杜家冲村、黑石渡村、印墩冲村 |
张厚军 |
诸佛庵镇 |
狮山村、西石门村、大岭村、小堰口村 |
王瑞祥 |
单龙寺乡 |
扫帚河村、迎水庵村、东风桥村、单龙寺村 |
徐明香 |
太平畈乡 |
王家店村、高山铺村、耿家坊村、蔡家畈村 |
黄守擎 |
衡山镇 |
永康桥村、牛角冲村、迎驾厂村、落阳河村 |
徐家文 |
磨子潭镇 |
胡家河村、宋家河村、堆谷山、磨子潭村 |
刘 银 |
大化坪镇 |
金鸡山村、汪良村、石羊河村、白莲岩 |
李帮东 |
漫水河镇 |
万家山村、南庄村、歇马台村、道士冲 |
李柄武 |
落儿岭镇:古桥畈村、白云庵村 |
尹西鹏 |
|
太阳乡:金竹坪村、杨家河村、太阳村 |
储成恒 |
|
佛子岭镇:通水灌村、留驾园村 |
张荣兰 |
|
东西溪乡:东溪村、童家河村 |
张 昆 |
|
上土市镇:禅堂村、古佛堂村 |
李名声 |
附表3: 霍山县2014年田间肥效试验安排表省统筹试验单独说明
试验名称 |
实施作物 |
实施地点 |
负责人 |
“3414”试验 |
水稻 |
但家庙镇但家庙村 |
郑仁兵 李帮东 |
肥料利用率试验 |
水稻 |
大化坪镇青枫岭村 |
郑仁兵 李帮东 |
校正试验 |
水稻 |
大化坪镇青枫岭村 |
郑仁兵 李帮东 |
“3414”试验 |
水稻 |
磨子潭镇胡家河村 |
郑仁兵 刘 银 |
肥料利用率试验 |
水稻 |
磨子潭镇胡家河村 |
郑仁兵 刘 银 |
校正试验 |
水稻 |
磨子潭镇胡家河村 |
郑仁兵 刘 银 |
“3414”试验 |
油菜 |
与儿街镇山王河村 |
郑仁兵 孙先红 |
校正试验 |
油菜 |
与儿街镇山王河村 |
郑仁兵 孙先红 |
肥料利用率试验 |
油菜 |
与儿街镇山王河村 |
郑仁兵 孙先红 |
“2+X”肥效试验 |
辣椒 |
但家庙镇大河厂村 |
叶锋 何祥兵 |
“2+X”肥效试验 |
茄子 |
但家庙镇大河厂村 |
叶锋 何祥兵 |
微量元素锌单因子试验 |
玉米 |
太平畈乡耿家坊村 |
叶锋 黄守擎 |
微量元素钼单因子试验 |
大豆 |
下符桥镇下符桥村 |
叶锋 刘守田 |
微量元素锌单因子试验 |
水稻 |
太阳乡双河村 |
叶锋 储成恒 |
肥料配方验证试验 |
水稻6个 |
紫泥田、沙泥田、麻骨沙泥田、扁石泥田、青泥田、青麻骨泥田 |
李明桂 有关乡镇农技站长 |
肥料配方验证试验 |
茶叶5个 |
麻骨土、沙泥土、扁石泥土、紫色土、黄棕壤 |
李明桂 有关乡镇农技站长 |
肥料配方验证试验 |
小麦2个 |
沙泥田、紫泥田 |
李明桂 有关乡镇农技站长 |
肥料配方验证试验 |
油菜3个 |
沙泥田、紫泥田、扁石泥田 |
李明桂 有关乡镇农技站长 |
肥料配方验证试验 |
百合4个 |
沙泥田、扁石泥田、麻骨沙泥田、紫沙泥田 |
李明桂 有关乡镇农技站长 |
附表5: 霍山县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计划表
示范名称 |
实施地点 |
行政负责人 |
技术负责人 |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136处) |
全县除8个城市社区外的所有行政村、农村社区 |
各乡镇分管乡镇长 |
各乡镇农技站长 |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5处) |
石羊河村 白沙岭村 童家河村 高山铺村 宋家河村 |
各乡镇分管乡镇长 |
各乡镇农技站长 |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2处) |
朱家畈村 永康桥村 |
各乡镇分管乡镇长 |
各乡镇农技站长 |
油菜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10处) |
县内油菜种植面积较大的10个村 |
各乡镇分管乡镇长 |
各乡镇农技站长 |
百合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20处) |
县内百合种植面积较大的20个村 |
各乡镇分管乡镇长 |
各乡镇农技站长 |
茶叶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40处) |
县内茶叶种植面积较大的40个村 |
各乡镇分管乡镇长 |
各乡镇农技站长 |
蔬菜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10处) |
胡大桥村 大河厂村 黄家畈村 顺河街村 沈家畈村 扫帚河村 禅 堂 村 青枫岭村 大沙埂村 多盘坳村 |
各乡镇分管乡镇长 |
各乡镇农技站长 |
桑树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5处) |
黑石渡村 黄家畈村 戴家河村 陡沙河村 大干涧村 |
各乡镇分管乡镇长 |
各乡镇农技站长 |
板栗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5处) |
乌牛河村 东流河村 柳林河村 花石嘴村 王家河村 |
各乡镇分管乡镇长 |
各乡镇农技站长 |
附表6: 霍山县2014年配方肥生产企业一览表
企业名称 |
配方肥类型 |
供应地点 |
备注 |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
水稻、油菜、小麦配方肥、控失型配方肥 |
衡山镇、下符桥镇、与儿街镇、但家庙镇 |
|
霍山双喜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水稻、油菜、小麦玉米、茶叶、桑叶、百合配方肥 |
全县各乡镇 |
|
普世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茶叶、蔬菜 |
全县各乡镇 |
|
安徽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水稻、蔬菜、茶叶、百合配方肥 |
衡山镇、黑石渡镇、漫水河镇、上土市镇、但家庙镇 |
|
徽商农家福六安有限公司 |
水稻、油菜 |
但家庙镇、黑石渡镇、下符桥镇、与儿街镇 |
|
宝丰肥业有限公司 |
水稻配方肥 |
衡山镇、与儿街镇 |
|
稼宝利肥业有限公司 |
水稻配方肥 |
落儿岭镇、大化坪镇、单龙寺乡、东西溪乡、与儿街镇 |
|
金田肥业有限公司 |
水稻配方肥 |
落儿岭镇、大化坪镇、黑石渡镇 |
附表7: 霍山县配方肥农企对接情况一览表
配方名称 |
生产企业 |
推广范围 |
推广模式 |
合同签定时间 |
备注 |
水稻配方肥 |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
丘陵区乡镇部分村 |
订单型、直销型、自主型 |
2013.8.12 |
|
霍山双喜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全县各乡镇部分村 |
订单型、直销型、自主型 |
2013.8.12 |
||
普世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蔬菜、茶叶重点乡镇部分村 |
订单型、直销型、自主型 |
2013.8.12 |
||
安徽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丘陵区、中山区乡镇部分村 |
订单型、直销型、自主型 |
2013.8.12 |
||
徽商农家福六安有限公司 |
丘陵区、低山区乡镇部分村 |
订单型、直销型、自主型 |
2013.8.12 |
||
宝丰肥业有限公司 |
丘陵区乡镇部分村 |
订单型、直销型、自主型 |
2013.8.12 |
||
稼宝利肥业有限公司 |
丘陵区、低山区乡镇部分村 |
订单型、直销型、自主型 |
2013.8.12 |
||
小麦配方肥 |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霍山双喜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小麦生产乡镇部分村 |
订单型、直销型、自主型 |
2013.8.12 2013.8.12 |
|
油菜配方肥 |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霍山双喜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油菜生产乡镇部分村 |
订单型、直销型、自主型 |
2013.8.12 2013.8.12 |
|
茶叶配方肥 |
霍山双喜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茶叶生产乡镇部分村 |
订单型、直销型、自主型 |
2013.8.12 |
|
百合配方肥 |
霍山双喜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百合生产乡镇部分村 |
订单型、直销型、自主型 |
2013.8.12 2013.8.12 |
附件1:
霍山县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资金概算表
序号 |
项 目 |
单位 |
数量 |
单价 (元) |
金额 (万元) |
|
总计 |
35 |
|||||
1 |
土样、植株样采集化验 |
个 |
700 |
80 |
5.6 |
|
2 |
田间试验 |
个 |
36 |
8.9 |
||
3 |
制定配方和配方肥网点建设 |
个 |
30、120 |
1.0 |
||
4 |
开展作物应用效果调查和示范区、示范农户测产及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维护 |
2.0 |
||||
5 |
示范展示 |
万亩示范区 |
处 |
3 |
5000 |
1.5 |
村级示范片 |
个 |
233 |
100 |
2.3 |
||
农户物化补贴 |
户 |
1200 |
18 |
2.1 |
||
指导费 |
1.2 |
|||||
6 |
施肥信息上墙 |
配方施肥信息公开 |
期/份 |
10/2000 |
3 |
0.6 |
施肥情报 |
期/份 |
10/2000 |
2 |
0.4 |
||
7 |
施肥技术指导服务 |
农技人员示范户集中培训 |
人次 |
200 |
50 |
1.0 |
农技人员深入村组培训 |
场次 |
150 |
120 |
1.8 |
||
巡回指导服务 |
次 |
8/1300 |
15 |
2.0 |
||
整建制推进示范乡镇 |
个 |
11 |
1.1 |
|||
整建制推进示范村 |
个 |
55 |
2.2 |
|||
8 |
项目管理费(项目评估、论证、规划编制、检查验收等)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