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祉市场监督管理所
2022年夏季食品安全预警公告
进入夏季,气温迅速升高,各类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易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为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防范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和生命安全,诸佛庵镇发布夏季食品安全预警公告:
一、食物中毒防范要增强
(一)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夏季是细菌滋生的活跃期,食物在制作、储运、出售过程中处理不当会被细菌污染,食用被细菌污染后的食物会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外出就餐时,要选择信誉度高、证照齐全的饭店,尽量选择煮熟煮透的食物,慎用生菜凉菜,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在烹调食物和进餐前要注意洗手。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食堂、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等集体用餐单位必须完善厨房、原材料库房、操作间的防蝇、防鼠、防尘、 防虫等设施,防控苍蝇、老鼠、蟑螂等携带病菌污染食材引发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二)预防野生菌中毒。误食有毒野生菌,其毒素会通过人体消化系统进入血液系统,损害人体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极易造成中毒,甚至死亡。学校食堂、工地食堂、婚丧宴请、大型会议等群体用餐单位严禁加工食用野生菌类,禁止在农村集体聚餐加工食用野生菌。餐饮服务单位要严格把好野生菌采购关,不得购买加工出售有毒和不熟悉的野生菌;要严格执行沸水煮漂、炒熟煮透等安全的烹调加工方法,并留样备查;要建立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熟悉和掌握处置方法,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加工时一定要炒熟煮透,不凉拌食用、不多品种混合加工、不食用剩余隔顿的野生菌,食用野生菌时不宜饮酒。市场开办者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控有毒和无法辨识的野生菌上市销售。
(三)预防四季豆中毒。生的四季豆中含皂甙和血球凝集素,如果加热不彻底,尚有毒素留存,就可能引起中毒。家庭食用四季豆要充分加热,彻底炒熟后方能食用。学校食堂、集体食堂不得加工食用四季豆。
(四)预防毒性中药材中毒。草乌、附子是毒性较强的中药材,擅自加工食用极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各类餐饮服务单位、食堂、婚丧宴席和会议聚餐等群体用餐单位严禁使用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加工食物。家庭、个人不要擅自加工,甚至相互邀约、聚众煮食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及其泡制酒。
(五)预防白酒中毒。私自用工业酒精勾兑的白酒,极易引发甲醇中毒,甚至死亡。要通过合法渠道购买白酒,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预包装酒品,并索取票据。不要购买无产品标识、无生产厂家、无生产地址的散装白酒。不要购买、饮用私自勾兑和来源不明的散装白酒。家庭自酿白酒严禁对外出售,严禁在集体用餐中提供家庭自酿酒或散装储藏酒。
二、疫情防控不能松
目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要严格遵守上级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发布的有关规定,认真抓好疫情防控措施,切实防范新冠病毒传播风险。餐饮服务单位要遵守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规定,主动配置“公筷公勺”,引导消费者自觉使用,劝导消费者采用分餐就餐,防范感染风险,合理提供食谱菜单,倡导绿色环保,开展“光盘行动”,杜绝奢侈浪费。
三、食物储藏要科学
需要冷藏或冷冻的食品,购买后尽快放入冰箱保存,避免因室温暴露时间过长导致腐坏变质。蔬菜、水果类食品宜冷藏保鲜,与生肉、生鱼等要分开保存,蔬菜水果一定要浸泡、清洗后食用。夏季是植物病虫害高发季节,菜农、果农有用农药杀虫的习惯,食用前尽可能先浸泡半小时后再清洗食用。听装、瓶装、罐装、利乐纸盒、真空包装等包装食品,即开即用,开启后应及时冷藏且不宜久存。烹调好的食物室温存放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剩菜、剩饭等要及时冷藏,冷藏时最好用保鲜膜包好,冷藏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并确认未变质后方可食用。
四、食物制作要安全
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食物在加工过程中要做到成品、半成品和原料分开,生熟分开、荤素分开。食材要洗净,切配、盛放食品的刀板和餐具要生熟分开,避免食品生熟交叉污染。加热烹制的食物要烧熟煮透,凉菜要现吃现做,可适量加入生蒜或醋用来杀菌,不吃或少吃生食海产品。加工制售生食类、冷食类、裱花蛋糕等高风险食品应在专间或专用操作场所内,由专人加工制作,并使用专用工具容器、设备,严把消毒关。
五、外出就餐或网上订餐慎选择
外出就餐或网上订餐时,应选择持有有效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等级较高、环境整洁、距离近、好评较多的餐饮单位就餐,餐后应主动索取发票等就餐凭证。外出到小餐馆、农家乐等餐饮单位就餐尽量少点凉菜,慎食烧烤、麻辣烫等摊贩食品,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就餐后索要发票或收据并妥善保存。
六、主体责任严落实
食品生产经营者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执行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制度,不加工使用来历不明的食物原辅料;不使用腐败变质、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限等不符合安全标准和安全要求的食品,不使用非食用物质和不滥用食品添加剂。要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规范食品贮存、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食品留样等。食品生产加工从业人员应加强健康管理,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七、农村集体聚餐强防控
农村集体聚餐主办(承办)者应当严格遵守《云南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保证食品加工的环境、设施、食品的采购和存储、食品加工、操作人员等符合规定,特别是禁止采购和使用草乌、附子、野生菌、发芽土豆、四季豆、亚硝酸盐加工的食品、自酿散装白酒,以及禁止加工冷食类食品等。严格落实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备案管理工作,强化分级指导工作力度,主办(承办)者在举办农村集体聚餐前3个工作日内向村级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协管员或食品安全信息员)申报,接受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和指导,严禁未经备案自行举办农村集体聚餐的问题发生。
八、购买保健食品要理性
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要到信誉好、证照齐全的销售单位购买。购买时要认准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仔细查看包装上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并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和相关凭证。选购保健食品时一定要仔细看使用说明书,看有无禁忌,不盲目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报告等,不盲目通过会议销售、电话销售、免费试用等活动购买保健食品,不购买无保健食品标识的非法保健食品。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疾病患者不能用保健食品代替药品使用,以免延误病情。
九、选择网购食品要合理
消费者网上购买食品、食用农产品、进口食品、半成品或订餐时,要注意查看网络平台及卖家的资质、食品安全相关证照及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选择近距离的餐饮单位订购,尽量缩短食物运送时间。收到食品后要检查食品包装及食材质量,及时加工、食用,勿长时间存放。尽量不购凉菜、生食品种(如生鱼片等)、冷加工糕点(如含奶油糕点、提拉米苏蛋糕)等高风险食品。
十、维权意识要增强
如就餐后出现胃肠不适或发现购买食物有异常状况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保留化验报告等诊疗记录、购物票据等相关资料,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