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土市镇防汛、防台风、防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和原则 1、目的 为切实做好我镇2025年防汛、防台风、防山洪灾害的各项工作,建立完善防御机制,明确工作程序和职责,及时妥善处置因暴雨(持续降雨)、台风和山洪灾害带来的各种灾害,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特制定此预案。 2、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防、避、抢、救”结合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努力减少人员伤亡。 坚持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同时也是全镇范围内防御台风和山洪泥石流工作的最高指挥和决策机构。各村对其辖区内的防御工作负责,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承担的职能,分工协作,全力做好保障工作。 坚持科学决策,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的原则。 坚持全民参与原则。组织和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广泛宣传和普及防灾避险常识,做到家喻户晓。 二、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霍山县西南部,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镇。辖8个村,1.9万人,辖区内共有学校2个,养老中心1个,医共体医院1个。 1984年、1991年、1998年、2003年、2016年、2018年我镇曾降特大暴雨,引发山洪,冲毁农田、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但未造成人员伤亡。 三、防御重点 1、小(一)型水库千工堰1座,小(二)型水库三河、茶园、龙金、梅子湾、十石种、良感冲、长湾等7座。 2、地质灾害易发区及隐患点,主要分布在上土市、龙金、古佛堂、江子河、铜锣寨等五个村。 3、地势高的塘坝,下游有村庄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塘坝。 4、可能造成群体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隐患点的安全防范。 四、准备工作 1、组织机构 镇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本辖区内的防汛、防台风、防御山洪灾害的指挥调度工作,并成立巡查组、信息组、抢险组、转移安置组(见附表)。 2、防汛检查责任制度 建立正常的防汛检查责任制度,实行分级负责,做到一级抓一级。汛前,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人员开展水库、塘坝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渡汛措施落实 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在认真开展汛前检查基础上,制定重点水库、塘坝安全渡汛预案,落实安全渡汛措施,确保安全渡汛。 4、建立防洪抢险队伍 镇组织8个行政村200多名劳力组成的抢险队伍,对抢险队员开展防汛抢险技能培训,并组织必要的防汛抢险实战演练,确保因台风山洪灾害影响出险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抢险。 5、防汛物资筹集 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镇政府组织发动8个村,以群众自筹为主,筹集抢险物资。储备木桩、编织袋、砂石料、块石、钢丝等物资随时需要,随时调用。 6、通讯预警和信息报送 汛期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和负责人带班制度,负责人手机24小时开通。境内各重点水库、塘坝,要落实AB岗专人巡查,并确保通讯联络畅通,信息报送及时。 五、防御方案 主要按台风或热带风暴位置和移动方向或可能带来的强降雨,划分为五个阶段。根据台风、山洪灾害和洪涝程度(特别是突发性特大暴雨强度),动态进入相应的防灾、抢险、救灾阶段。 1、台风消息阶段 根据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布置,预计台风有可能影响本镇,镇、村有关人员到岗值班,加强台风、水雨情、山洪灾害信息收录和信息互通,掌握动态,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相关信息。开展对水利工程、山洪泥石流灾害隐患等重点对象进行检查,落实防范和减灾措施。 2、台风警报阶段 根据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布置,预计台风48小时内有可能影响本镇,发布本镇防御本次台风的1号通知。 镇召开台风、山洪泥石流灾害防御工作会议,有关分管同志和责任人到岗到位,加强对重点防护对象进行再检查、再落实;做好危险区内人员和重要物资的转移准备,对老弱病残和边远地区的人员等进行转移;各相关部门要落实应急措施。 3、台风紧急警报阶段 根据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布置,预计台风24小时内有可能影响本镇,并将有严重影响,发布本镇防御本次台风的2号通知。 召开台风、山洪泥石流灾害防御紧急动员会议,主要负责人及有关负责人全部到岗到位,各应急抢险队伍和机械集结待命;做好危旧民房(校舍)和在校学生、在建工程等易灾设施的安全再检查及措施落实,学校、建筑、旅游等企业视情况实施停课、停工、停业。 水利工程、山洪泥石流灾害隐患点等重点防御对象要进一步落实巡查和预警措施。 根据台风、暴雨、山洪泥石流可能影响程度,按轻重缓急有组织进行撤离。 4、台风影响期 本镇正受台风或其外围降雨影响,发布本镇防御本次台风的3号通知。 全面动员各方力量做好“防、避、抗、抢”各方面工作。严密监视台风动向、降雨量、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和发展,做好调度工作,做好已转移人员的生活安置,发生重大险情时迅速组织各方力量实施抢险。供电、卫生、公安、通讯等部门等要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5、台风警报解除 根据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布置,台风已减弱为低气压,对本镇不再有影响,发布本镇防御本次台风的解除通知。 继续对山洪灾害加强监测和预防工作,若水库、河道水位较高时,有关责任人坚守岗位。召开救灾会议,全面转入灾后重建、生产自救工作,组织对危旧房屋安全鉴定,视情况组织撤离人员返家,尽快恢复生产和生产秩序。 整理防灾、抗灾资料,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预案。 六、转移安置 镇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设转移安置组,共八个分队。各分队由村书记担任分队长。当需要组织转移时,采用电话通知、手机通知、鸣锣、挨家挨户通知等方法,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按照拟定的转移路线,及时转移群众,先老弱病残后其他人员。 七、保障措施 镇财政所协助镇政府筹措、安排转移安置人员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镇卫生院负责组织医护人员,成立现场医疗救护小组,做好转移安置人员看病就医、卫生防疫等工作。镇公安派出所负责做好治安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抗洪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防汛组织机构情况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