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党建引领,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上半年,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6次,交流研讨4次;坚持把高质量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结合《条例》学习400余人次,专题研讨学习60余人次。二是抓实党员队伍建设。严把政治标准关口,高标准高质量抓实抓好发展党员工作。上半年,吸收积极分子3名,确立发展对象5名,吸收发展党员7名。坚持把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农村基层基础的重要抓手,补选村“两委”干部2名,公开招聘村级后备干部5名,“三个一”配备达87.5%。持续深化党员教育工作,探索农村党员冬训春训创新模式。上半年,开展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活动2场,覆盖党员290余人次。三是筑牢党风廉政防线。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持续在主动发现问题、及早处置问题、严格防范问题上下功夫,推动防范风险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上半年,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会议1次,开展党风廉政相关学习4次。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落实落细谈心谈话制度,定期进行自我检视。上半年,开展自我检视对照2次,开展廉政谈话20余人次。
(二)聚焦资源禀赋,做优做强特色产业。一是优势产业扩面提质。聚焦特色品质品牌,做足做活“土特产”文章。新增霍山石斛种植面积约600余亩,新增从事霍山石斛种苗组培、种植、加工及销售的市场主体70余个、从业人员500余人;新增中药材购销、娃娃鱼养殖、水稻种植、断血流种植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4个。着力强链补链延链,新增规上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研发霍山石斛原浆、冻干粉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10余种。二是营商环境创优升级。推深做实“四送一服”和招商引资工作,常态长效服务实体经济。上半年,共开展金融助企活动2次,解决融资需求6940万元。实地走访服务企业300余次,办结为企服务平台诉求8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充分发挥“一把手”招商作用,主要领导外出招商4次,完成招商引资新引进签约项目1个,计划投资5.5亿元,流转林地800余亩,建设霍山石斛仿野生康养示范基地。三是斛旅融合持续深化。探索“石斛+”发展模式,持续擦亮“中国石斛之乡”品牌,创新推出霍山石斛养生宴菜品10余道,成功举办“米斛花开”采摘节等文旅品牌活动;开展洪峰仙人桥水库周边旅游资源普查,摸排旅游资源单体达20余处。以霍山石斛小镇3A级景区建设为抓手,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旅游厕所3座、生态停车场3500平方米。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约15万人,综合收入800余万元。
(三)聚焦服务保障,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一是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紧盯目标任务,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施工期。总投资2000万元的霍山石斛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已完成主体框架建设,预计9月底完成建设;太平新区安置点正在完善规划设计,预计7月开工,12月底前完成建设;召开仙人桥水库服务保障现场会,配合做好仙人桥水库、和襄高速天堂寨支线项目综合协调服务工作,目前仙人桥水库主坝1号坝段开挖已完成约80%。二是集镇配套不断完善。完成2023年度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项目建设,覆盖九太路沿线金钟潭段60户;成功申报2024年度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项目,涵盖东界岭沿线35户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1座公厕;投入资金889.8万元,完成太平新区、朱家湾安置区、王家店街道污水管网及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新建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1个。三是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大力实施50项民生实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投入资金451万元,实施2024年“四好农村路”联网路工程4条6.016公里,完工率达100%,惠及群众400余人;实施危桥改造1座,预计6月底完工。积极争取“农村入户道路提升工程”试点项目,目前已完成3个行政村道路情况摸底工作。
(四)聚焦宜居宜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优化乡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设立网格员150个,抓实抓细监测预警、排查走访、精准帮扶、动态清零各项措施。持续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开发光伏公益性岗位35个,92名脱贫户及监测户参加“雨露计划”种养业培训。落实健康帮扶政策,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2024年医保参保率达100%。二是全力稳住农业“基本盘”。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守耕地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底线,完成高标准农田县级验收2000亩,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35万亩,发放耕地保护补贴3718户108.7万元。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高标准完成第一批耕地恢复任务170亩,完成率达100%。三是聚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对照精品示范村创建标准,精准谋划王家店村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案,全力申报2025年度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充实城管队伍5人,开展村庄清洁行动190余次,完成农村改厕150户,拆除违章铁皮棚、建筑34处。四是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依托,突出阵地、活动、机制建设,全方位开展志愿服务200余人次,组织送戏下乡8次、“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10余场。大力弘扬传统美德,持续推进婚丧领域移风易俗改革,评选“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15人,进一步推进文明乡风、淳朴民风、优秀家风建设。
(五)聚焦社会治理,平安建设更富成效。一是矛盾纠纷用心调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建立健全信访举报会商和信访“零报告”制度,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研判,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问题不上交”。探索开展“一站三中心”整合建设,10月底前投入使用。上半年,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2起,化解率达98.2%。二是社会大局安定和谐。深入推进“五个村村”行动,常态化开展“平安太平”建设,深入重点区域开展“夜巡”120余次。以主要干道及人口密集区域为重点,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宣传工作,悬挂宣传横幅20余条,发放各类平安宣传单(资料)4000余份,利用LED展播放平安宣传标语100余次,有效营造平安和谐治安环境。三是安全生产措施有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吸取多地安全事故教训,动员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志愿者等50余人,持续开展农村自建房、道路交通、旅游景区、地质灾害、项目施工等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266处,督促整改252处。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太平畈乡将以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发展产业、保障项目、惠及群众”工作思路,鼓足干劲、全力拼搏,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为此,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立足主导产业,培育产业发展动能。建好产业发展“一本账”,坚持霍山石斛产业核心地位不动摇,全面摸排辖区石斛大棚底数,建立大棚闲置盘活机制,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合作、转让转包等方式盘活资源,提升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常态化开展市场整治,协调对接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违法违规市场主体惩处力度;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公布太平畈乡首批霍山石斛销售诚信名单,规范行业标准和市场行为;开展典型案件进市场、进企业、进商会活动2场,增强市场主体诚信守法意识。深化“石斛+”融合发展,深入挖掘霍山石斛文化资源,编制旅游规划方案,主动融入全域旅游经济圈;进一步优化民宿布局和档次提升,打造霍山石斛“沉浸式”体验活动2个,新增霍山石斛宴菜品10种,提升景区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二)聚焦项目建设,促进乡村提档升级。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王家店村药王故居周边人居环境整治,积极谋划争取长冲路“白改黑”项目,打造斛旅旅游精品环线。扎实抓好在建项目进度,9月底前完成霍山石斛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营,12月底前完成太平新区安置点建设,全力做好仙人桥水库建设服务保障工作;全过程、全方位做好天堂寨支线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对接协调服务;大力推进洪峰小学、仙人桥水库周边旅游资源等项目招引,力争12月底前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推进松鹤堂休闲康养中心项目立项、纳统工作,尽快完成仙福缘项目评审及后期各项工作,力争全年完成2个招引项目落地。
(三)坚持综合治理,构筑安全稳定屏障。持续深化“平安太平”建设,不断完善社会矛盾调处体系,认真落实定期排查、领导包案、责任追究等制度,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健全应急管理和预防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专项整治,抓实地质灾害、道路交通、森林防火、防溺水、燃气等方面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防汛抗旱等人员物资保障,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四)着眼民生保障,提升群众满意指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力落实50项民生实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持续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和临时救助等政策,全面筑牢保障底线。落实落细各项帮扶政策,确保脱贫户和监测户分类帮扶、精准施策,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不断丰富文化生活,组织送戏下乡活动,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发挥最美庭院、文明户等示范作用,弘扬家风文明,营造文明和谐乡风。持续开展集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做好人居环境长效管养,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