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和依据
乡、村是防汛抗旱措施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进一步提升乡、村两级水旱灾害应对能力,打牢基层基础,按照省、市、县按照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太阳乡防指办结合我乡实际,开展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并制定《太阳乡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实战引领,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基层极端天气应对和突发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乡防指办根据《安徽省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市县相关文件开始组织起草工作,经内部讨论修改形成《太阳乡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初稿。于2024年2月5日-2024年3月11日进行了意见征集,根据所反馈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方案,完成了初步定稿,后文件草稿提交乡政府领导审核,经主要领导同意后于2024年3月12日予以印发。
四、工作目标
聚焦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提升,围绕“五个强化、五个提升”即:“强化防汛责任落实,提升执行力;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提升识别力;强化预警响应联动,提升管控力;强化应急要素支撑,提升保障力;强化人民防线基础,提升共治力”,分批开展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到2024年完成建设任务,建成上下贯通、责任压实、响应快速、防控严密、保障有力的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体系,大力提升基层防御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水平,努力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防汛抗旱工作目标。
五、主要内容
该方案共四个部分,分别是总体要求、建设内容、实施步骤、组织保障。具体内容如下:
(一)健全工作责任体系。建立健全乡村两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依托现有网格化体系,建立包保责任制,落实各级责任人职责,实现定格、定人、定责;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
(二)建立隐患排查机制。全面排查全乡辖区内风险隐患,掌握风险和隐患底数,实现隐患、风险、需转移对象清单化管理。
(三)完善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加强雨量、水位、地质灾害点监测点基础设施建设,明确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发布方式、建立临灾“叫应”机制。明确受威胁人员转移条件、转移要求、转移时间;实现重点人群清单化管理。明确镇、村两级巡堤查险、风险隐患排查制度、建立重点部位“关停撤”机制。明确信息报送要求。
(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按要求推进乡村两级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完善乡村防汛抢险救灾物资保障,进一步提高乡村两级防汛抗旱抢险救灾信息化管理水平。
(五)夯实人民防线基础。积极组织开展演练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群众防灾救灾和自救互助的能力。
六、创新举措
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明确细化、量化了乡村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为今后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提供可操作、启动快的科学预案,为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提供科学依据。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作为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分管领导及时研究部署,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乡防指办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建设任务落地见效。
(二)严格开展创建。乡防指办加强指导、督促、检查,要组织专门力量统筹推进标准化工作,要按照标准具体负责落实到位。
(三)落实经费保障。统筹资金,加大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投入,保障相关经费落实到位,对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较好的村,给予适当补助,促进工作开展。
(四)加强督导考核。乡防指办将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纳入年终考核,加强督查检查和指导,确保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政策咨询机关:霍山县太阳乡
解 读 人:王 洁
联 系 电 话:0564-575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