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工作部署,持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准确把握我乡农业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壮大产业的总体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连片开发,明确优势特色产品,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布局,有效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动农业产业振兴和乡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从乡优势资源出发,瞄准市场潜在需求,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引导农户和经营主体实行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促进优势特色农产品提质扩量增效。同时,通过科学调整布局、政策扶持引导、强化科技支撑,全面增强我乡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能力。
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立足我乡优势产业和各村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差异化发展的方向,构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逐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我乡农业产业整体素质、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3.坚持统筹协调原则。充分认识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发挥乡党委、政府的规划、引导、调控作用,加强部门联合协作,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建立分工明确、行动协调、长期推进的良好机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技术等要素保障,统筹推进我乡特色农业产业协调、稳步发展。
4.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保障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带动、信息服务等途径,调动农民自觉自愿发展优势产业的积极性,鼓励农民适度规模经营,杜绝违背农民意愿的强迫发展。
三、目标计划
2.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进一步做强金竹坪茶叶、太阳村中药材产业,将船仓村高山果蔬、双河村中药材、杨家河中药材3个产业纳入“一村一品”培育计划。将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3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纳入我乡产业基地培育名单,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推动农业产业基地化、组织化、规模化、链条化发展,不断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建设水平。
3.加大本土特色农产品种植。瞄准消费市场需求,突出本地特色优势,今年完成新建标准化示范茶园不少于100亩;新增石斛林下种植不少于500亩;加强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新增天麻、茯苓、灵芝不少于200亩,新增黄精、石菖蒲等不少于800亩,新增红豆杉种植400亩。加强特色农产品种植,新增瓜蒌、八月瓜、洋荷姜、红灯笼辣椒、人参果、西瓜、小香薯等不少于400亩。加快菌种产业发展,谋划新建一批菌种种植大棚、生产加工基地,鼓励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积极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强山核桃产业调研和外出考察,积极向上争取扶持政策,推动山核桃产业化发展。
4.加强主体培育、完善利益联结。加大摸排走访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种养殖户进行引导培育,力争全年发展家庭农场及农业合作社12家以上,新培育返乡创业带头人不少于10人。持续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联耕联种、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特色农业经营体系。
5.强化特色品牌建设。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鼓励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做强做大农业品牌,扩大品牌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突出地域品牌建设,打造“金竹坪茶叶”、“船仓绿色果蔬”、“杨家河灵芝”、“太阳村红薯粉丝”、“双河村瓜蒌”等特色地域农产品品牌,逐步提升特色农产品影响力。加快推进茶产业振兴,重点做强金竹坪茶叶地域品牌,探索标准化示范茶园建设,采用有机茶管理模式,推广饼肥使用、探索茶园养鸡,全面提升茶叶品质和价值。同时,进一步挖掘茶文化底蕴,做亮全县三大黄茶主产地之一的“金竹坪”地域商标,并充分利用我乡抖音平台强化宣传。
6.培育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深入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纽带作用,完善“村集体+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实现互利共赢。打造船仓集体经济示范村,同时加强双河村、杨家河村集体经济培育力度,力争各村年收益达50万元以上。
四、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乡党委副书记郝诗超(主持全面工作)为组长,乡长杜汝舟为常务副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二级机构负责人及各村书记为成员的产业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乡农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村振兴工作站,由许宏冠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开展。各村在产业发展中要加强领导,村支部书记为产业发展第一责任人,村“两委”班子要齐抓共管,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2.加强宣传动员。各村要通过主题党日活动、村民代表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动员村民群众积极主动、不等不靠,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要将任务分项落实到组、到户、到地块,形成共抓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各驻村点长要积极协调解决村级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资源等问题,加大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力度,重视产业前期谋划、产中服务和产后销售指导,形成推进我乡产业发展的有效合力。
3.严格督查考核。乡纪委办公室、乡农业农村办公室要组成产业发展联合督查组,对各村产业落实情况实行每月督查通报;对因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力等原因导致任务差距较大的村和相关责任人随时进行警示提醒,情节严重的将启动问责。同时乡党委、政府将各村2024年产业发展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乡对村年度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目标奖励和绩效工资直接挂钩,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村与相关责任人一律不得评优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