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乡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基调,抓发展、抓治理、抓民生,全乡经济社会总体向上、向好、向优发展。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这一年,我们千方百计抓发展、增后劲,乡域经济稳步前行。我们坚持把绿色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高质量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结构调整和动能转化,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全乡存款较上年末增长3100万,贷款较上年末增长2700万。一是双招双引高质高效。以“友情、乡情、亲情”为纽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成功引进安园-云舍、相遇山居2个亿元以上民宿项目,引进潮π营地1个5亿元以上旅游项目,协议总投资7.58亿元。另有茶田六季茶旅融合基地项目、徽品一斛·金松隐月等一批优质项目达成投资意向。二是项目建设持续提速。我们坚持把项目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硬支撑”,立足“爱情小镇·和美太阳”定位,不断强基础、补短板,谋划、实施了一批立足当下、有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全年共实施重点项目18个,其中新建项目10个,涵盖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总投资约3302万元,同比增长76.4%,预计年底将全部完工。其中,抱儿钟秀闲置资产通过招商引资和一般债项目顺利盘活。另外,G529公路项目顺利实施,征地拆迁正稳步开展。三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我们主动靠前服务,落实企业服务事项帮办代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潮π营地、安园-云舍民宿、相遇山居民宿、水云间民宿等项目顺利开工,伴阳山居民宿等项目快速推进。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固根本、促融合,乡村产业活力迸发。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谋划农业产业工作,打通民宿、文创、美食等多种旅游业态,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一是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常态化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2024年我乡590亩耕地恢复任务,第一批290亩全部完成,第二批完成施工220亩。扎实开展春耕秋种,抵制耕地“非粮化”,完成水稻、玉米等种植8686亩,为全乡2120户农户累计发放87.98万元耕地保护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发放资料1800余份,组织种粮大户、农资经营户、种植专业户参加农技培训120人次。二是持续深耕特色农业。扎实推进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种植,全乡茶叶种植面积达8800余亩,预计总产值超1.6亿元,“金竹坪黄芽”品牌愈加响亮。推进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新增中药材种植400余亩,全乡石斛、红豆杉、天麻、黄精、石菖蒲等名贵中药材种植超3400亩,产值可达2亿元,特色农业产业成为群众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太阳乡获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是稳步打造农文旅品牌。加快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立足大别山黄茶文化、中医药文化等,建设茶叶、石斛、八月瓜等农业体验园7处。做强爱情品牌,建设“爱的加油站”“爱的比翼阁”“爱情谷”等景观节点,举办“夏季村晚”暨“执子之手,爱在太阳”太阳乡第二届集体颁证仪式、“山高水长·爱在太阳”青年联谊会暨乡村音乐节活动,营造浓厚的“爱情小镇”氛围。推动民宿提档升级,开办首届大别山(霍山)民宿客栈交流会暨首届大别山(霍山)民宿客栈运营培训班,共有84家民宿、96名民宿代表参会。打造特色饮食文化,传承延续农村喜宴“银鱼席”,推出28道民宿特色菜单,擦亮乡村旅游特色名片。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建设黄泥塝战斗遗址公园,并成功入选霍山县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年来,我们锲而不舍惠民生、办实事,群众福祉稳步提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关切“看得见” ,民生温度“摸得着”。一是民生保障坚实有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通过排查全乡2252户8068人,新增监测户5户15人,并落实帮扶措施。推进弱势群体帮扶和兜底保障,累计发放低保救助、特困供养救助等各类补贴307.4万元。持续巩固双拥工作成果,全年为优抚对象、退役军人等发放各类抚恤优待资金36.15万元。全面落实就业保障,全年组织116余人次参加招聘会3场,举办脱贫就业技能培训班2期,累计发放各类就业补贴34.1万元。二是民生工程有序实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住绿色底线,投入724.7万元实施生态环境治理项目2个,污染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围绕暖民心、惠民生工程,新建集镇燃气站点一处,新建桥梁一座,累计完成4.623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改厕100座,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出行条件。三是精神文化更加富足。夯实文化生活阵地,组建“和美太阳艺术团”,开展活动60余次,成功举办“大地欢歌迎新春 五谷丰登庆丰年”2024年乡村春晚,太阳乡文化站被评定为霍山县一级文化站。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围绕为老服务、为小服务、为困难群体服务,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0余次,开展“阳光驿站”活动20场,并在全省做经验交流,太阳乡团委被授予霍山县“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积极倡导文明实践,推动移风易俗,开展文明乡风评比10余次,发放文明积分18900分,评选授牌乡级文明家庭24户、星级文明户8户、乡级“美丽庭院”30户,村级“美丽庭院”150户,“最美家庭”2户,“最美婆婆”1人,“最美媳妇”1人。四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成果丰硕,2024年我乡中心校17人参加中考,13人被霍山中学录取,其中3人被领军班录取,总分平均分位于全县第二(公办学校第一)。师资力量不断壮大,太阳乡中心校被县教育局授予教育民生实事和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单位,陈轶老师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教师。
一年来,我们持之以恒严监管、强治理,和美太阳不断推进。我们持续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设更高水平的和美太阳。一是安全生产稳定向好。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太阳乡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针对烟花爆竹、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等领域开展排查136次,牢牢守住群众安全底线。扎实开展“5.12”防灾减灾宣传周和“安全生产月”等系列活动,发放宣传单500余份,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加强防溺水宣传教育,守好未成年人安全防线,全乡实现青少年儿童防溺水 “零事故”。二是社会治安稳中有进。坚持常态化治安夜巡,结合政策宣传、安全宣讲、民情收集等共开展夜巡156次,解决问题诉求52件。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全乡共53名重度精神障碍患者纳入卫健管理,其中2名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纳入公安系统管理,4名社区矫正人员、12名安置帮教人员纳入司法所日常教育、管理。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组织各类宣传12次,全乡未发现涉黑涉恶线索,社会环境安全稳定,太阳派出所荣获全县公安机关“夏季行动”、“山鹰行动”等专项工作先进集体、2024年度全县公安机关先进个体。三是信访维稳扎实有效。持续打造“阳光调解”品牌,累计排查矛盾纠纷335件,成功调解333件,化解率99.40%。以“五大”专项行动为抓手,着力开展领导接访和带案下访,持续压实信访重点人员管理责任,确保矛盾不上行,全年本级单位受理各类信访事项4件,均已化解;受理市长热线44起,均已化解,满意率100%。全年无进京、到省、赴市访和到非接待场所人员,无因信访问题引发极端恶性事件和舆论负面炒作,“三无”村占比100%。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强整治、提效能,队伍建设坚实有力。今年我们顺利完成全乡机构改革任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着力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太阳干部队伍。一是政治建设有效提升。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年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12次,组织交流研讨8次,开展专题宣讲4次,不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有力推动省市县各项政策在太阳落地生根。二是法治建设持续巩固。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做到依法用权、审慎用权,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做到集体领导、集体决策,对涉及发展的重大事项坚持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三是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开展集中学习5次,开展“守廉”谈心谈话1次、“一岗双责”谈心谈话1次、参观县党风廉政教育基地1次,筑牢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敢于较真、敢于碰硬,全年处置问题线索6起,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4人,日常监督监察发现问题1件,提醒谈话1人。积极推进小微权力一点通平台建设,平台已注册用户4013人,总访问量达15万人次。
此外,医疗、妇联、工会、科协、民族宗教、征兵、民兵、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地方志、档案、残疾人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二、2025年工作打算
(一)优环境、稳增长,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围绕金竹坪茶叶地域品牌,招引1-2家具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参与金竹坪黄芽茶种植加工,力争茶田六季茶旅融合基地项目签约落地。围绕乡村民宿提档升级,沿大别山国家风景道沿线排查冲、畈、湾等传统村落闲置资源,招引1-2家民宿项目签约,推进徽品一斛·金松隐月民宿落地开工,加强资源整合和项目谋划,审慎有序推进船仓花海盘活和金竹坪老森工站招商引资。
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做实规划、土地、林地等要素保障,着力推动项目工作量、实物量、投资量稳步提升。推进唐家山片区新建供水工程、杨家河水厂新建工程、双河水厂原址改造提升工程实施,争取船仓水厂项目落地。加快G529公路、大别山索道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力争潮π营地、伴阳山居、相遇山居、安园云舍、水云间等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
乡村产业提档见效。坚持以文塑旅,深耕“爱情小镇”特色IP,以文化创意丰富乡村产业业态,为乡村发展聚力赋魂。依托金竹坪村史馆打造婚庆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展示窗口。利用白马尖1777元素和石斛产业品牌效应,做精做亮白小柒、斛小仙两个特色IP形象,开发系列旅游文创产品,持续提升“太阳有礼”文创品牌影响力。深挖民俗文化,创作婚俗文艺实景表演及互动式体验项目,同时结合黄金周和传统节假日,组织推广大别山农村喜宴“银鱼席”,打造旅游特色品牌。
(二)抓巩固、拓成果,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面加强日常摸排和集中排查,对存在返贫风险人群及时纳入监测户,落实帮扶措施,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深入实施千万工程。高质量完成精品示范村建设,确保金竹坪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完成验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着力打造能拼善战的乡村干部队伍,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与村干部绩效挂钩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做好农业增值文章。高标准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守牢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底线,培优育强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高素质农民,做好农业增值大文章,持续推动农民增收。
(三)防风险、保民生,构建和谐稳定新局面。
推进乡村有效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体系,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加强“反电诈”工作,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全面加强消防、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加强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排查,不断提高应急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
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动教育、医疗、交通等重点领域设施提档升级,持续推进农村改厕、供气供暖、农村饮用水提升改造等民生工程。建立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机制,加强美丽乡村建后管护,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困难群众救助等各类民生政策。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空巢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养老服务中心全面发展。广泛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四)提效能、重实干,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深入推行依法行政。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加强政府法治建设,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及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等制度,做到阳光用权,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着力建设“阳光政府”。
全面提升作风建设。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初心,坚持为民服务的立场和情怀,不断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期待,突出实干导向,健全担当激励、预警提醒、容错纠错等机制,鼓励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着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持续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动“过紧日子”成为常态,扎紧厉行节约的制度笼子。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紧盯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范,管好“微权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着力建设“法治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