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政策解读材料
2023年9月13日,县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霍山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一、起草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8号)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经过多轮调研和反复讨论,制订了《霍山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草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进一步加强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根据时代发展和需求,结合我县实现,对2007年《霍山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制定一份符合我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制度文件,为我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三、工作目标
进一步加强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明确管理范围和体制,完善部门职责,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四、研判和制定过程
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8号)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对2007年“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形成了《霍山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草案)》。交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审核,送司法局合法性审查,形成正式文件发布。
五、主要内容
《暂行办法(草案)》共8章42条,主要包括:管理范围和体制、县级各部门职责、资产的配置、资产的基础管理、资产的处置、对外投资及资产出租、法律责任和附则。
(一)管理范围和体制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使用财政资金、接受调拨或者划转、置换、接受捐赠等形成的资产,按照集中统一、分类分级的原则,落实管理责任。
(二)县级各部门职责
县财政局(国资委)负责制定资产管理制度、资产配置标准、系统管理维护、指导监督检查和对限额资产管理事项进行审核审批;县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县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配置、使用管理、指导监督检查办公用房管理、参改公务用车管理等工作;各主管部门及所属单位负责本部门及所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组织监督检查、审核审批资产处置事项等;县审计局依法对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三)资产的配置
资产的配置方式包括调剂、购置、建设、租用、接受捐赠等。资产配置由配置单位内部提出配置计划,经单位集体决策后,报主管部门批准,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及现状,优先通过调剂方式配置资产,不能调剂的可以按照使用财政性资金购置、建设、租用等方式取得资产。资产配置严格执行政府采购,使用财政性资金取得资产需编制相关支出预算。
(四)资产的基础管理
各行政事业单位要依规设置国有资产台账,进行会计核算,每年至少盘点一次,做到账实、账账相符。采用建设方式配置资产的,要及时办理资产交付手续,并在规定期限内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及在建工程转固。各单位设置资产实物管理与账务管理岗位,明确责任,规范流程。国有资产进行转让、置换、对外投资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以市场化方式出售、出租的,可以通过相应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或拍卖、拍租等公开方式进行。
(五)资产的处置
资产的处置主要包括无偿划转、对外捐赠、转让(出售、出让)、置换、报废、报损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7种情形。
一是无偿划转,是指在不改变国有资产产权性质的前提下,以无偿的方式变更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权的处置行为。无偿划转报批须提供申请文件、申请表、资产价值凭证及产权证明材料等。审批权限划分,资产在内部调拨的,由主管部门负责审批,报县财政局(国资委)备案;资产在不同主管单位之间调拨的,报县财政局(国资委)审批。
二是对外捐赠,是指国有资产以捐献、赠送方式变更资产的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的行为。资产对外捐赠报批须提供申请文件、申请表、会议决议、资产价值凭证及产权证明材料等。审批权限划分,对外捐赠资产总账面原值10万元及以下的,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县财政局(国资委)审批;10万元以上的报县政府审批。
三是转让(出售、出让),是指变更国有资产所有权,并按照有关规定取得相应收入的资产处置行为。资产的转让(出售、出让)报批应当提供申请文件、申请表、会议决议、资产价值凭证及产权证明材料等。审批权限划分,转让(出售、出让)资产总账面原值50万元以下的,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县财政局(国资委)审批;50万元及以上的报县政府审批;房屋及构筑物、土地、股权的转让(出售、出让),报县政府批准。资产转让(出售、出让)应当委托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对价格进行评估,并以评估价格作为底价,公开交易。
四是置换,是指以非货币性交易的方式变更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的资产处置行为。资产的置换报批应当提供申请文件、申请表、会议文件、资产价值凭证、产权证明材料及资产评估报告等。资产置换报县政府批准。
五是报废,是指对已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的资产,进行产权注销的处置行为。 资产报废的报批应当提供申请文件、申请表、会议决议、资产价值凭证及产权证明材料等。未达到规定使用年限需报废(淘汰)的固定资产,还需提供资产报废鉴定材料或意见书。审批权限划分,报废资产总账面原值10万元及以下的,报主管部门审批;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县财政局(国资委)审批;50万元及以上的,报县政府审批。
六是报损,是指发生的存货损失以及各项资产的非正常损失等,按有关规定进行产权注销的行为。
报损的报批应当提供申请文件、申请表、会议决议、能够证明盘亏、毁损以及非正常损失资产价值的有效凭证、产权证明材料及相关法律文书裁定等。审批权限划分,报损总账面价值10万元及以下的,报主管部门审批;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县财政局(国资委)审批;50万元及以上的,报县政府审批。
七是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是指对按现行财务与会计制度规定确认的货币资产损失、坏账损失、对外投资等的核销。
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的报批应当提供申请文件、申请表、会议决议、专项审计报告等。审批权限划分,账面价值10万元及以下的报主管部门审批;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县财政局(国资委)审批;50万元及以上的,报县政府审批。
(六)对外投资及资产出租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行政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国有资产用于对外投资或者设立营利性组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应当用于保障事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报县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由单位提出申请,填报申请表,提供资产价值凭证及产权证明,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县财政局(国资委)审批,对无市场价值可供参考或无法确认租金底价的,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招租。
(七)法律责任
对各行政事业单位未按照规定集体决策或不履行审批程序等八种情形行为、非法占有使用国有资产或者采用弄虚作假等方式低价处置国有资产等四种情形行为、工作人员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等违法违规行为,明确了应承担的相关责任。
(八)附则
废止《霍山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霍政办(2007)137号)和《霍山县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霍政办(2007)138号)。
六、创新举措
《管理办法》共8章42条,主要包括:管理范围和体制、部门职责、资产配置、资产基础管理、资产处置、对外投资及资产出租、法律责任和附则,相比于之前的10章53条,精简内容,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具体类别,明确县级各单位各部门具体职责,强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资产的管理办法,将对外投资及资产出租单独列成一章,点明具体法律法规,画清红线。《管理办法》多方反馈讨论,是目前较为适合我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文件。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考虑
明确文件的有效期为5年,明确了具体的法律责任,为资产管理画清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