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财政局副局长刘朝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霍山县2014年财政决算和201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4年财政决算情况
2014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已于2015年1月14日在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请代表审议, 2014年财政决算已编成,现将2014年度财政决算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财政决算
1、财政收入
2014年,全县完成财政收入198016万元,与上年实绩持平,占预算的93.7%,占调整预算的100%。其中:中央级收入96349万元(含出口退税7906万元),比上年下降7%;地方级收入101667万元,比上年增长8.1%。分项情况:
国税收入95464万元(全口径96109万元),下降6.5%。其中:增值税48106万元,下降1.1%;消费税39942万元,下降14.8%;所得税85%部分3657万元,下降33.5%;中央其他收入3759万元,增长2.3倍。
地税收入72142万元(全口径75882万元),增长8.2%。其中:所得税85%部分21198万元,增长0.2%;其他工商税收38407万元,增长10.6%;专项收入(教育费附加)3055万元,下降11.1%,契税和耕地占用税9482万元,增长48.9%。
财政部门非税收入30410万元,增长5.6%。其中:行政性收费收入24538万元,增长27.1%;罚没收入2249万元,增长7.9%;砂石收入2642万元,下降28.7%;其他收入981万元,下降73.6%。
2、财政支出
2014年,全县财政总支出234613万元,其中:偿还到期政府债券1200万元;专项上解支出527万元;公共财政支出232886万元,占预算的144.4%,比上年实绩增长4.6%。主要项目支出情况为:
——一般公共服务23074万元,比上年同口径(下同)下降7.4%;
——公共安全8290万元,增长7.1%;
——教育52220万元,增长7.8%;
——科学技术2910万元,增长7.3%;
——文化体育与传媒3853万元,增长6.1%;
——社会保障和就业22782万元,增长7.8%;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29821万元,增长7.0%;
——节能环保5606万元,下降8.9%;
——城乡社区14118万元,增长7.4%;
——农林水41174万元,增长6.7%;
——交通运输6813万元,下降11.0%;
——资源勘探信息3128万元,增长78.8%;
——商业服务业4124万元,增长257.1%;
——金融117万元,增长95.0%;
——国土海洋气象1559万元,增长4.8%;
——住房保障11332万元,下降13.3%;
——粮油物资储备1541万元,增长32.3%;
——国债付息185万元,增长13.5%;
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收入4261万元,其中用于教育150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500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351万元,农林水500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410万元。
3、基金收支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5952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4389万元,失业保险基金1367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8498万元,工伤保险基金1124万元,生育保险基金359万元,居民医疗保险基金215万元。相应安排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5952万元。
政府性基金收入100092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纯收益10000万元,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教育资金1000万元,提取水利建设资金500万元;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100092万元。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和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教育附加和提取的教育资金用于教育支出,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和提取的水利建设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二)县本级财政决算
2014年度,县本级一般预算收入88099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28685万元,债券转贷收入4261万元,加上年结余6万元,减上解支出527万元,减债券还本支出1200万元,减对下级补助2265万元,县本级可用财力217059万元,县本级一般预算支出217053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6万元。
(三)2014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中有关情况
1、预算收入调整及执行
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我县2014年度收入预算为211415万元。其中:国税114400万元,地税70015万元,财政27000万元。县人大常委会以霍人常[2014]40号文批准了我县2014年财政收入预算调整为198000万元,其中:国税95000万元,地税72000万元,财政31000万元。预算收入执行结果为198016万元,与上年实绩持平,占调整预算的100%。
2、预算支出调整及执行
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我县2014年财政支出预算为161306万元,县人大常委会以霍人常[2014]40号文批准我县2014年财政支出预算调整为236000万元。预算支出执行结果为23461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4%。
二、201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县完成财政收入10161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8.9%,同比(下同)下降4.3%。其中:国税部门完成收入46340万元,占预算的43.3%,下降5.5%;地税部门完成收入40674万元,占预算的55.6%,下降1.5%;财政部门非税完成收入14598万元,占预算的52.5%,下降7.7%。
上半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36556万元,占预算的78.3%,增长12.3%。(附:2015年1-6月份财政收支完成情况表)
(二)财政运行情况分析。
1、财政收入低位徘徊。尽管各征管部门积极组织收入,确保均衡入库,但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及前几年高基数因素影响,财政收入总体呈下降态势,但下降趋势逐渐放缓。上半年我县共完成财政收入101612万元,下降4.3%,差序时进度1.1个百分点,未能实现任务过半。
2、主体税种增减不均。上半年,各主体税种占财政收入的72.3%,对财政收入拉动强劲,但增减不均,其中:增值税完成24472万元,下降3.3%,消费税完成18343万元,下降7.7%,营业税完成9409万元,下降7.0%,企业所得税完成19428万元,增长16.6%。
3、重点企业贡献突出。上半年,县内81家重点税源企业共实现税收76399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75.2%,重点企业对财政收入贡献突出,但同比减收2986万元,下降3.8%。其中:迎驾集团共入库58704万元,增收4738万元,增长8.8%;应流集团入库税收2241万元,减收2162万元,下降50.9%;十强工业企业入库税收3167万元,减收1007万元,下降24.1%,十佳民营企业入库税收3780万元,减收2732万元,下降42%。
4、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上半年,全县累计完成财政支出136556万元,占预算78.3%,同比增长12.3%。其中民生支出累计完成112683万元,同比增长13.6%,占总支出的比重为82%。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当前财政保民生、保运转、保重点任务艰巨,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推行公共卫生改革、民生工程提标、县内重点项目建设、地方政府债务到期还债等进一步加大了财政支出压力,全年收支矛盾突出。
三、2015年上半年财政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落实财政政策,助力经济转型发展。
积极把握相关政策,确定主攻方向,多方争取政策倾斜和财力支持。科学调度财政资金,预算安排7000万元支持县经济开发区、衡山工业园和高桥湾现代产业园建设,今年以来在体制内累计调度资金10391万元,支持三区发展;拨付7800万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统筹2270万元用于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节能减排和上市奖励等。拓宽融资渠道,充实嘉利达担保公司民营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2572万元。服务中小企业转贷工作,拨付“转贷通”项目风险补偿金500万元。
(二)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县财政安排1140万元重点支持茶叶、毛竹、石斛等支柱产业,大力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总投资3566.6万元,目前7个项目正在积极实施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财政投入1126万元,整合其他资金564.25万元用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认真落实粮食风险基金、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完善惠农补贴资金管理机制,及时发放各类惠民资金12400万元;扎实开展涉农、涉企资金专项检查和财政资金绩效评审,深入推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已纳入监管项目类资金1092万元,补贴类资金7012万元,村级资金236万元。
(三)着力保障民生,扎实推进民生工程。
2015年,全县民生工程计划投资46446万元,其中: 中央、省级补助35379万元,县级配套6702万元,其他资金4365万元。上半年,已累计拨付资金41304万元,占年度计划88.9 %;支付到项目资金或个人20261万元,占到位资金的49%。按照省、市统一要求,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在抓“早”、抓“细”、抓“实”、抓“快”上下功夫,坚持高标准实施民生工程,严格时间节点有序推进33项民生工程。发放类项目,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工程类项目进度明显快于上年同期。
(四)深化财政改革,增强体制机制活力。
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制定出台《霍山县县本级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规范预算追加程序,强化基本支出保障;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财政专户结余资金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将财政专项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平台管理;继续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工作,目前全县除涉密单位外,其他预算单位已按要求公开了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积极探索财政绩效管理新路子,强化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及跟踪问效;切实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全面启动村级财务互查互审工作,扎实推进乡镇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认真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强化民生工程建设系统、涉企系统、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系统应用;加强政府性债务管控,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
四、2015年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培育财源促发展。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统筹调度财政资金,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大力支持融资信用担保平台体系建设,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平台;全力支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推进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做大做强现有财源;不断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培育新兴财源,壮大财源梯队,逐步牢固我县基础财源,拓展税源渠道,力争使我县经济与财政增收持续协调发展。
二狠抓征管促增收。围绕年度目标,进一步明确部门与乡镇的责任意识,强化财税库银与地方政府的协调配合。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分析调度和管控,强化对新增企业的管理,扎实推进综合治税、依法治税,进一步创新征管手段,做到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征管,规范非税收入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态势,强化宏观经济分析能力,积极分析解决组织收入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完成年度收入任务。
三是优化结构保重点。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的要求和“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的原则,实时跟踪监控,加快财政支出执行进度。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厉行勤俭节约,硬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追加,切实降低行政成本,确保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用在服务发展和改善民生上。
四是落实政策惠民生。深入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切实履行财政牵头职责,进一步创新思路,完善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强化督查调度和协调配合,着力规范项目实施,切实强化资金保障,扎实推进建后管护,严格目标管理,确保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五是深化改革提绩效。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推进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厉行节约,严格“三公”经费管理,从严从紧安排一般性支出。完整、规范编制2016年部门预算,建立编制科学、执行严格、监督有力的预算管理机制。加强财政存量资金的管理,盘活存量资金,建立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统筹使用能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管理,深化预决算信息公开,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制度、营改增等重点改革;政府性债务管理、“三资”管理、涉企涉农项目资金管理等改革;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合理调整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强化乡镇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完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机制,加大财政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和绩效评审工作力度,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面对繁重的改革任务和突出的收支矛盾,我们将在县人大的监督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经济下行的多重压力,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我县经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