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东西溪乡 > 粮食安全 > 农药监管

【推广信息】简单实用的秧田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2023-04-08 13:25来源:霍山县东西溪乡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水稻秧苗好坏是决定后期水稻产量高低的关键,而秧田期也是螟虫、灰飞虱等病虫危害的重要时期,做好秧田期病虫草害防控,是培育壮秧、降低本田期病虫草害基数,农药减量、搭好水稻丰产丰收架子最有效措施。

.病虫害发生趋势

1、大螟

今年大螟与往年见虫时间相仿,预计一代卵孵期将持续到5月底到6月初,与秧苗移栽至大田时间吻合,大螟将转移至稻田危害,预计偏轻发生。

2、二化螟

近年来,二化螟在张家港发生有上升态势,春季全市剥查螟虫量和灯下累计诱虫量位列历年来高位,局部发生程度偏重。

3、灰飞虱

灰飞虱越冬代基数调查,今年继续为轻发生,但随着夏熟作物的收获,灰飞虱成虫将向秧田转移,必须引起重视。

 

 

.绿色防控技术要点

1、病虫害防控

秧田实行无纺布或防虫网全程覆盖,移栽前1-2天揭开炼苗。工厂化育秧基地要做好秧苗集中育秧管理工作。

可在周边田埂种植香根草、放置性诱瓶诱杀螟虫。

秧苗移栽前喷施送嫁药

 

2、杂草防除

(1) 机插稻秧田

采用营养土育秧的秧田,在秧盘播种覆土后,可用苄嘧·丙草胺兑水喷雾,喷后即用无纺布覆盖,用药时确保秧板平整、保持湿润但不积水。采用基质育秧,经发酵工艺处理后,基质内的草籽已丧失发芽能力,可不使用除草剂。

 (2)直播稻苗期

农业防除:浸种前对种子进行晒种和筛种,浸种时去除漂浮在水面的草籽。播前机械耕翻压埋整地,控制已出苗的杂草;适时清理沟渠、田边杂草,翻耕上水后,捞除随风飘移至田角的部分草籽,减少田间杂草基数。

化学防除:实施二次除草法,首次用药在催芽播种后14天内,用苄嘧·丙草胺兑水喷雾,用药时田面保持湿润无积水;第二次用药在播后20天左右(杂草1-2叶期、水稻秧苗3-5叶期)用噁唑酰草胺、噁唑·氰氟等药剂进行防治,有莎草、阔叶草混生田块可加2·灭草松防治,药后田间保水3-5天,遇暴雨开平水缺排水。对错过茎叶处理草龄过大的稗草或阔叶草可采用氯氟吡啶酯补救。

 

.注意事项

1、确保秧田无纺布或防虫网全程覆盖。

2、务必做到带药移栽,压低虫口基数,降低本田虫害防控难度。

3、严格按照推荐剂量使用,不能随意增减用量。

4、采用苄嘧·丙草胺除草的直播稻田,水稻种子必须要催芽,并在播后1-4天内结束用药,用药时大田田面必须平整,防止积水影响出苗和产生药害。

5、喷雾要均匀,避免重喷或漏喷,避开大风天和雨前用药。药后田水禁止排入河塘。

6、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工作,药液或药后田水禁排河塘,以免造成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