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石渡镇 > 印墩冲村 > 村情村貌 > 村貌简介

黑石渡镇印墩冲村——村貌简介

2023-04-14 08:25来源:霍山县黑石渡镇文字大小:[ ]   背景色:       

黑石渡镇印墩冲村述略

一、基本情况:

黑石渡镇印墩冲村地处黑石渡镇西北,东南与本镇新店河村为邻,西与诸佛庵镇社区和小干涧村接壤,北与裕安区西河口乡分水为界总面积1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23亩,山场面积13700亩,毛竹9600亩印墩冲村距离黑石渡镇8.5公里,记录霍山县城关18公里,村辖:柯家院、方家园、许家冲、石门沟、姜家冲、姜老院、佛子岭、刘家冲、胜家冲、印墩包、庙儿冲、印墩冲、童家冲、粉坊、河东、河西工16个村名组,境内有吴家院子,余家老屋、中心庄子、姜家院子、姜老院子、胡家院子、刘家院子、杜家院子、姜家粉坊等自然村落。

二、自然环境

印墩冲村境内多山,少田,呈西北高,东南低走向,有印墩冲河和姜许冲和自西向东流向新店河,于4公里外流入东淠河;村内农副业资源以毛竹为主,茶、桑为辅,其中毛竹资源面积近万亩,是当地农民的稳定经济来源。

三、区划变更及组织机构

印墩冲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隶属诸佛庵区新店河社区。具名印墩冲大队,1983年印墩冲村一分为二,设印墩冲村、姜许冲村。1992年撤区并乡,印墩冲、姜许冲村并入黑石渡乡管理,2004并村两村合并原状至今,称印墩冲村,属黑石渡镇管理。村委会坐落在村东部柯家院组,距新店河村约500米处。2004年并村以后,由姜典泉同志担任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姜时存同志担任副书记、民兵营长;华奇同志担任妇干、团支书;经登如同志担任文书职务,其中经登如同志于2008年离职至2011年有朱如意同志担任宣传委员、文书职务。2018年村两委换届选举,由姜典泉同志担任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姜时存同志担任政治.监察委员、民兵营长;朱如意同志担任宣传.组织委员、文书;华奇同志担任妇联主任、团支书;万敏同志担任村扶贫专干。

四、经济建设

截止到2019年底村内有围绕毛竹产业发展的小型加工企业5家,产值1200万元,茶叶加工企业两家,年产值100万元,中药材(石斛)种植户一户,年产值30万元,2019年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成立印墩冲村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社,拟整合多方资源,利用原村小学校舍进行整修改革,打造集民宿、养老于一体的康养中心,壮大集体经济的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村胜家冲组村民杜应流积极响应改革开放的号角,在霍山县城关创办新店河车队,后跨行创办纯碱厂、化工冶金厂,直至创办上市公司安徽应流集团,截止2019年集团现有职工约7000人,年产值达百亿以上,利税几千万,带动本村直接就业人数450人左右,相关受益人口1500人,为本村农户增收带来巨大贡献。

五、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印墩冲大队没有正式建制的小学,有本村戴克刚在本村印墩包经办一个私塾班,教授国学、礼仪等,到了六十年代初,政府主办,民众筹款、筹资在印墩冲组戴家祠堂建校办学,本村教师郝修应、胡时靖、李培霞等任教,新店河籍教师吴家启等也在学校教书,一九七四年学校增加校舍、扩班,正式建制小学五年学制,仍有本村文化水平较高的民办教师任教,一九八四年公办教师林国清到印墩冲小学任校长,拆除旧房就民居,扩建砖墙瓦顶学校校舍二十一间,建成现学校旧址初形,民办教师通过考试等相继转为公办,到了二零零八年因生源严重不足,下半年开始没有招生,少数学生转入新店河中心学校读书,自此印墩冲小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另印墩冲村姜许冲小学于一九七四年因姜许两冲学生到印墩冲小学读书不方便,且学生数太多,容纳不下,故在姜许冲双河口小学,由本村吴清和、余宏明,姜忠明等明办教师任教,后公办教师刘义辉调入任校长,一九八四年洪水将原土墙校舍尽数冲毁,至八五年建成现校舍砖木结构,共十三间。二零零八年并入新店河小学,校舍等其他资产已变卖清理。现上海华佗制药厂大股东戴宗兵、亿星机械厂技术部总监李俊安、安徽税务局党校校长姜典柱,霍山县原教育局局长姜典莽等一大批社会精英皆出自于印墩冲小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原村两所小学在八十年代最高峰时期,拥有校舍三十五间,任职教师十五名,共设十个班,学生数达到二百六七十人,直至今日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可嘘可叹!

村卫生室由建国初期,本村赤脚医生张正银创办,最初的原型是一间房、一名中医赤脚医生、一个包负责保护全村二千多人的健康,后有姜典型加入,建立药房,七十年代张老中医手把手带徒、教授廖绍奇中医,廖绍奇后期又通过学习西医,于八十年代创办村卫生所,现村卫生室拥有五间房屋,由政府全资投入新建的标准化卫生室,村医两名,各取得中西医行医资格证和相关资质。

六、基础设施

全村现有山塘23口,堰坝六座,排灌机井两座,引排水U形渠1500米,农用护岸450米。设施完好,但因土质阳光种植模式,经济环境种种客观因素影响,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大部分土地种植茶叶、桑蚕、石斛等经济作物。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印墩冲村开通220V照明电和380V动力用电,初期由本村电工在大柳树开设稻谷加工厂,方便群众加工水稻,小麦等。通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至九十年代全面形成户户通电,九九年开始,供电局开始开展高低压改造,至今已在全村架设10000伏变压器七台,高低压供电桩近2000根,直达每家每户的照明动力线路,农村用电量也由零发展到年全村用电量近百万千瓦时。家用电器从最初单一的白炽灯泡、收音机发展到现在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小家电一应俱全。电力供应也从最初的经常停电、电压不足到现在的电压稳定安全,基本上除天灾维护等外不停电。电费收缴也由最初的电工上门收缴,发展到智能电表自动采集电量,网上通知手机移动支付的快捷支付方式。

公路建设方面,从2006年开始,先后建成村村通水泥路5.5km(5米宽),到组到户3.5-4米宽水泥路,15公里,极大的方便了民众出行和农产品外运,后期将加大建设力度,三年内新修到村到户水泥路6.5km。

七、古迹和景点

因历史原因,印墩冲村古迹建筑绝大部分被毁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现存的基本上没有。

自发景点较多:

1、印墩包,即村内印墩包组内-石山突出于众山之外,形成似古代官印,故印墩包。印墩冲村也因此的名。

2、竹海景观,沿本村石门沟组、佛子岭组、姜老院组、拾山路而上,至山顶老豹冲、大寨、曹婆寨(遗址)、陶石坳、神仙涧等处俯瞰全村,竹海景观巍为壮观,向东南远眺,城关全貌,南岳胜景,睡美人等景观尽收眼底。

3、晚霞铁塔,因六安至金寨50万伏超高压电渐变线路穿村西北山岭之上,姚若长龙,夕阳照射之下,银光闪闪,美不胜收。

人造景观:

2016年村内胜家冲组村民杜应流等人自主筹资在原黄宋树岭观音寺旧址扩建观音寺。现建成大殿三间、偏房二间、门前道场、香炉、水泥路、放生池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逐渐形成本村及邻近乡镇佛教信众祈福之地和游客旅游观光的理想场所。   

八、精神文明建设

境内民风淳朴,村民安居乐业,遵纪守法,邻里之间和谐相处。虽未有入选各级表彰,但敬老爱幼,乐于助人等好人好事比比皆是,不足为道。

九、精准扶贫、脱贫情况

    全村总566户2063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0户265人,其中2016年精准核查户42户144人,14、15年稳定脱贫户38户121人(其中继续帮扶户16户48人)。在帮扶责任人的帮扶下,建立了“因势利导、分级施策”的帮扶体系、对贫困户在保持扶贫政策不变、帮扶措施不少、支持力度不减的前提下,及各种政策上提高了贫困户的自我发展动力, 在措施上以“帮”为主、逐步由“帮”向“扶”过渡,重点在发展上扶贫,并且剩余未脱贫户3户10人,将在2020年全部脱贫。

 

十、村民生活

全村566户2063人,通过近几十年来的义务教育和扫脱盲教育,基本扫除文盲,全面执行九年义务教育,没有一例因灾、因贫、因病辍学的学龄儿童,全民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每年新入学大学生数量15人以上,尤其是近十年以来,居民衣食住行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不管男女老幼,基本上没有穿破旧补丁的衣服,特别是年轻人,更是追求新潮、健康、品牌的穿衣风格。在吃方面也由原来的解决温饱,到现在吃好吃精,健康饮食发展。住房方面,全村有80%以上的农户在村外、县外、甚至省外购置有商品房,一部分条件好的甚至购有多套房。没有购房的,在本村也拥有一套砖木框架的安全住房,还有的农房、住房堪称别墅。结合今年的危房拆除工作,现村内基本没有危旧房屋。出行方面,家家有轿车不是奢望,全村拥有家庭轿车的户子已达到70%以上,一家有多辆轿车的也很普遍,生活稍微困难一点的家庭出行也有摩托车、电瓶车代步,非常方便。

十一、人口

印墩冲村截止到2019年低,人口2063人,其中男性1055人,女性1008人,男女比例51比49,其中外出务工和县内企业就业900人,凡青壮年及劳动年龄内的人员,基本上有班可上,在家务农的和从事农业相关产业的人员不足30%,印墩冲村因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和饮水质量好,家庭和社会和谐,以及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一直以来就是长寿村,村内65岁以上老人400多人,其中85岁以上老人26人,2019年去世的俞宗致老人享年103岁,现在99岁老人两位,95岁以上老人6位,相关占比数据远高于其他村,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