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一季稻栽播期苗情分析(2023年第1期)

2023-06-16 10:31来源:霍山县衡山镇文字大小:[ ]   背景色:       

通过对全县水稻栽大田面上调查,结合苗情监测点的苗情现状当前我县水稻栽播进度生育进程去年同期偏迟3-4天田间苗情总体上与上年相当

一、全县水稻生产总体情况

1、一季稻种植、茬口变化情况

今年我县水稻种植面积21万亩(含再生稻0.06万亩与上年持平,其中一季中籼稻17.1万亩,较上年增加0.3万亩;一季晚粳(糯)稻3.9万亩,较上年减少0.3万亩;没有早稻和晚稻种植。栽植方式上,人工移栽8.9万亩,较上年10.3万亩减少1.4万亩;机械插秧6.3万亩较上年2.4万亩增加3.9万亩无盘(穴点)抛秧3.6万亩,较上年3.3万亩增加0.3万亩直播(水)2.2万亩,较上年5万亩减少2.8万亩,其中机械精量条、穴(点)直播0.2万亩,飞播0.1万亩,人工撒播1.9万亩。前茬口类型上,小麦田0.78万亩,较上年0.5万亩增加0.28万亩油菜田3.64万亩,较上年3.3万亩增加0.34万亩;冬闲田16.08万亩,较上年16.7万亩减少0.62万亩;绿肥田0.5万亩,与上年持平

2、主导品种、稻米品质变化情况

引导农民选用优质专用水稻品种,结合市级推荐和我县实际,印发了《关于推介发布霍山县2023年春夏播粮食作物主导品种点的通知》(霍农秘〔2023〕7号),择优推介5个水稻品种作为2023年水稻主导品种。主推品种及面积情况:荃优1606种植3.4万亩、喜两优超占1.2万亩、徽两优香丝苗1.9万亩、玮两优8612种植0.9万亩、徽两优丝苗2.9万亩;主要品种及面积情况:荃优822种植2.1万亩、巧两优丝苗1.1万亩、昌两优8号1.3万亩、深两优5814种植0.6万亩等;南粳5055、嘉花一号、鄂香2号、镇稻19、光明糯、太湖糯3.5万亩。主导品种推广种植面积19.9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94.8%,较上年提高0.5%。主导品种品系类型中,二系水稻占75%,三系水稻18%,常规稻占7%。今年霍山继续实施整县制发展优质专用水稻生产,推荐的水稻主导品种均达到国标二级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水稻生产逐步走向绿色优质高效

3、播栽期、栽插进度情况

根据调查,截至目前全县已栽播面积约19.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1.4%,较上年同期栽播推迟8%进度3-4天,栽播进度推迟原因主要是大面积推广机插秧但宣传启动较晚、盘育秧偏迟及受前茬口收割腾茬影响和部分大户用工、机械以及虾稻田水育大苗移栽所致目前全县约1.8万亩未栽播,主要是部分大户油菜田、麦茬田及部分虾稻田,面积分别各占50%,预计在6月23日最佳播期内全部完成机械栽插

4、当前苗情状况

目前全县中稻生育进程不一致,61%处于分蘖期31%处于栽播期、8%还未栽插6个苗情监测点总体上移栽较迟,生育进程较去年同期偏慢,其中上土市、黑石渡2个点进入分蘖期,佛子岭监测点进入返青期,其余3个点刚移栽受前期低温和栽插进度影响,总体上今年全县中稻生育进程较去年同期推迟3-4,移栽稻当前总体平均叶龄8.2叶,较去年同期减少0.6叶,亩总体茎蘖数13.9万,较去年同期亩减少1.2万;直播稻当前总体平均叶龄7.1叶,亩总体茎蘖数12.3万。全县面上苗情一类苗3.7万亩,二类苗10.2万亩,三类苗7.1万亩,一、二类苗占比66.2%,较去年同期占比77.1%减少10.9%。

5、绿色高效生产情况

提高水稻生产发展科技水平扩大水稻主推技术覆盖率,今年我县水稻主要推广农机农艺一体化集成技术、规模种植增产增效技术、稻虾综合种养集成技术、有机稻生产技术水稻机插优质丰产绿色增效技术水稻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精确定量机械穴(条)直播技术全生育期病虫害绿色防控及统防统治技术、机插秧侧深施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无纺布基质及工厂化育秧技术10项技术。在主导品种栽播区,主推技术推广普及到位率95%以上,较上年提高20%今年受大环境影响,全县积极推行机插秧,要求50亩以上种粮大户机插率100%,鼓励抛秧和人工移栽、杜绝种懒田和直播,今年机插秧面积较上年大幅度提升至6.3万亩,较上年增加162.5%。

二、气候条件与生产

6月份以来,我县基本一晴到多云天气为准,期间夹杂小雨和雷阵雨天气,总体气象条件有利水稻栽插。未来10天,基本维持晴到多云天气,16-19日期间可能会出现大雨到暴雨天气,缓解不利墒情,对栽插和已栽水稻生长有利。总体上我县5、6月份以来无特殊灾害天气影响6月上旬气温偏高、降水正常、光照较充足,气象条件有利于水稻苗期生长和大田分蘖,后期气温偏高加速叶龄和田间总茎蘖数增长。

三、存在问题

1、移栽期苗情参差不齐。播种时间、育苗管理、移栽方式等多项种植习惯影响,全县移栽期秧苗素质表现不一。部分种植大户受人工、机械和其他条件限制,造成秧龄过长或移栽、机插不及时,未能带蘖栽插,缓苗期较长,推迟了生育进程。

2、农户间水稻生产水平差距较大。受农户主观生产意识占主导地位的影响,全县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较慢、应用率不高、田间管理不及时,茎蘖数群体不达标、成穗率低等问题。

3播期跨度长。因大面积推广机插秧,但宣传启动较晚、盘育秧偏迟等多因素影响,部分大户播期跨度过长,生育进程不一致,田间统一管理困难。部分田块杂草控制不及时。

四、田间管理建议

1、浅水促分蘖。大田分蘖未够苗的田块,保持田间浅水或湿润促分蘖。

2、及时控苗。及时掌握移栽大田苗情动态,大田茎蘖数够苗的田块(亩苗茎蘖数达18万时),立即排水烤田,控制无效分蘖,促使叶色褪淡,培育大田合理的群体结构。

3、搞好除草、施肥。6月份直播和迟栽田块,及时掌握田块出苗和杂草情况,搞好直播田杂草防除,并及时追施大田分蘖肥,促进大田亩茎蘖数生长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