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霍山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3亿元、增长6.6%,高于全市1.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52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49.65亿元、增长0.5%。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1.农业种养整体稳定。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9亿元、增长4.3%,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增速较全市持平,全市第4位。其中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3994万元、增长8.7%。从主要产品产量看,蔬菜产量26674吨、增长3.5%,中草药材4730吨、增长21.7%,肉禽116.6万只、增长4.1%,水产品8376吨、增长3.6%。
2.工业经济运行良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全市第3位。其中,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1.9%,高于全市8.8个百分点,全市第2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8.9%,高于全市6个百分点,全市第4位。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11.6%,高于全市5.1个百分点,全市第1位。
3.项目投资略有回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6%,较一季度回落3.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1.8个百分点,全市第2位。其中制造业投资、一产投资和建安投资分别增长87.5%、60.9%和56.1%,分别较一季度回落23.9、56.8和35.1个百分点。
4.社会消费平稳向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8.92亿元、增长5.5%,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全市第4位。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1%,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6.8个百分点,全市第1位。
5.财政金融运行稳健。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4亿元、增长4.1%,增幅高于全市2.5个百分点,全市第1位。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05.9亿元、增长7.1%,低于全市0.5个百分点,全市第4位;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29.1亿元、增长10.7%,高于全市1.3个百分点,全市第2位。
6.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10元、增长4.1%,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全市第1位、全省第34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69元、增长6.8%,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全市第6位、全省第34位。
二、存在的问题
1.对标年度目标仍有差距。从市统计局反馈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四项指标增速分别为6.6%、5.5%、4.1%和3.6%,分别低于年度目标任务0.9、5.5、2.4和8.4个百分点。
2.负增长企业数量仍然较多。上半年,6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负增长(负增长面为40.1%),下拉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2个百分点;63户限上商贸单位销售额(营业额)负增长(负增长面为38%),下拉全县限额以上消费品销售额(营业额)增速32.2个百分点;16户资质建筑企业产值负增长(负增长面为34%),下拉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增速15.6个百分点。
3.“四上”企业申报数量偏少。截至6月份,全县新申报入规“四上”企业22户,其中工业11户,商贸6户,建筑业3户、服务业1户,房地产业1户,占全市(308户)比重仅为7.1%,我县申报“四上”企业入规数量与叶集区、霍邱县并列,处全市末位,较最多的金寨县(56户)少34户。
三、几点建议
1.补齐发展短板。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坚持目标导向,对照年度预期目标,对标对表、补差补缺,针对增速下滑、位次靠后、较年度目标仍有差距的指标进行逐项分析研判,详细把握主客观原因、明确有效提升举措,力促各项指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交出满意答卷。
2.强化企业帮扶。针对上半年负增长的65户规模工业企业、63户限上商贸单位和16户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各行业主管部门应逐一开展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上半年经营发展的堵点以及下半年需要帮忙解决的难题,一企一策,开展精准帮扶,切实帮助企业解难题、促发展,让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有效减少负增长企业数量。
3.加强企业培育。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对照入规标准,主动加强同税务部门的沟通交流,梳理出潜力强、效益优的拟申报对象名单,实时掌握这些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加强培育支持、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力促企业尽快升规纳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下半年经济增长提供坚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