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病虫情报:油菜菌核病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
预计油菜菌核病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二、预报依据
1、田间菌源:油菜菌核病是我县油菜上常发性病害,常年中等以上程度发生,田间菌源累积量大。预计子囊盘萌发盛期和油菜盛花期均在3月中下旬,吻合程度高,有利于病菌侵染。
2、当前病情:3月3-6日在下符桥、但家庙、与儿街、黑石渡镇等地调查,叶病株率0.4%,重发田块达0.6%。随着气温上升,子囊盘持续萌发,油菜进入感病生育期,田间病情将迅速上升。
3、品种及苗情:我县主栽甘蓝型杂交油菜系列品种对菌核病抗性较弱。当前油菜田间生育进程不一致,处于蕾苔期至初花期,苗情质量相差较大,预计盛花期在3月中下旬。前期气温回升快,温度高,油菜生育进程加快,部分田块密度高,油菜中后期通风透光条件差,有利于菌核病发生流行。
4、气候因素:整个越冬期,出现干旱降温过程,早播早栽旺长油菜和迟播弱苗受冻严重,植株对病害的抗性降低。据省气象部门预测,3月中下旬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有3次降水,气温起伏大,此时我县油菜大部分正处于盛花期。气候条件总体利于油菜菌核病发生。
三、防治意见
防治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以田间管理为基础,抓住防治关键时期施药防治,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做好适时花期药控。
1. 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清好三沟,做到沟沟相通,及时排除田间渍水,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油菜根系活力。科学施肥,对受冻较重或弱、小苗田块,及早追施苔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脂等,选用二氢卟吩铁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加植株抗逆性。
2.生物防治:菌核病发生初期喷施盾壳霉或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
3.化学防治:规范施药技术,切实把好药剂防治“三关”,即防治适期与次数、防治药剂和施药器械三个关键环节。
防治适期:在油菜开花始盛期(主茎开花枝率80%左右,一次分枝开花枝率50%左右)进行第一次防治,重点保护油菜茎基部。盛花期(一次分枝开花枝率100%,二次分枝开花枝率30%左右)进行第二次防治,阻断花瓣接触侵染。
防治药剂:可亩选用200克/升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65毫升,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150克,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60~80克,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30~50克,对足水量,均匀喷雾,全株上下要受药均匀。喷施时可添加速效硼和磷酸二氢钾等。增强抗病力,提高开花结实率。
在防治菌核病的同时,对蚜虫达标田块实施兼治。另外,注意花期用药对授粉蜜蜂的不良影响。
施药器械:大力推广应用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施药器械。
报: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有关领导,
省植保总站、市植保站,县农业农村局
送: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农药经营店、种植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