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再生稻生产,助力粮食增收增效

2025-03-17 17:01来源:霍山县农业农村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多种粮、种好粮的重要指示精神,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发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对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作用,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3月17日,霍山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了全县再生稻机械化基质盘育秧现场观摩培训会。县农业农村局分管局长万志行出席会议,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全体技术人员,全县各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人和农学技干、县内50亩以上水稻种植大户及承担2025年再生稻生产的所有主体近100人参加观摩培训。

“再生稻”俗称二茬稻,是利用水稻收割后稻桩上的潜伏芽(休服芽,再生芽)萌发,给予适宜的温、光、水、肥等条件,使之萌发为再生蘖,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再收一季,实现“一种两收”。发展再生稻生产对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霍山县紧扣粮食安全主线,不断创新再生稻高产模式,实现单产、效益双突破,全县再生稻种植面积从2021年不足300亩扩展至2024年的1200余亩,2024年实现一产650公斤、二茬250公斤以上,总产超900公斤/亩目标,较单纯一季中稻增产增收增效明显。再生稻种植模式已成为增加优质粮食供给、助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的优选推广模式,预计2025年全县再生稻种植面积达2000亩以上。

2025年霍山县再生稻生产将继续采取优质专用单品种种植、工厂化机械盘育秧、机插秧侧深施肥、化肥农药双减、全程绿色防控等一系列农机农艺融合集成配套技术。为提高再生稻生产技术推广,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一季、二茬整个生育期从播种到收获全环节进行了技术培训,现场观摩了基质盘育秧生产线整个流程。再生稻“一种两收”模式是实现粮食作物提质增效、农民节本增收、农业绿色发展、优化耕作制度、改善农田生态的重要途径。通过近几年种植基地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随着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将有力促进全县水稻高质量发展和助力“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作出更多霍山贡献。(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彭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