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2024年度各学校体育工作自评报告
霍山县教育局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文件精神,认真执行学校体育“三个办法”,在县委县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把体育教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提升学生体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狠抓学校体育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大力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现将2024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学校40所,其中:小学20所11769人、独立初中7所4201人、高中1所3327人、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3522人、完全中学2所(含民办学校)3784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2756人。全县专职体育教师153人,兼职体育教师107人;现有200米及以下田径场22块,300米田径场8块,300—400米田径场4块,400米田径场9块;篮球场91块;足球场31块;排球场35块;器械体操、游戏区域36754平方米;体育馆10个,总面积17858平方米;学生体质测试室34个。
全县体育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30所,占比75%;“良好”等级学校10所,占比25%;有加分学校4所。
全县体育工作经费支出630.069794万元,其中体育场地建设经费支出293.09万元,体育专用器材经费支出116.57万元,体育工作经费支出86.52万元,县教育局拨付用于体育器材、体育耗材采购共133.889794万元。
二、主要举措
1.强化领导,坚持“健康第一”。
为了更好地落实“五大行动”,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县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局二级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工作部署。各级各类学校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为学校体育工作有效推进提供了组织保证。
全县各校认真落实中小学课程计划要求,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齐开足中小学体育课程,推深做实“双减”工作,加强体育教师培训,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确保所有中小学校学生在校每天2小时体育活动,每年开展不低于4次的视力监测,每学期各上报一次,每年秋季开展学生体检、体测,上报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按期举行运动会等,引导学生走向操场、走入大自然,积极参加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体育运动,唱响“奔跑吧·少年”的主旋律,将其融入校园文化之中。
2. 积极参与体育竞赛,完善体育特色项目培养。
健全合理的中小学生体育竞赛制度,各中小学校每年自主召开大型运动会或趣味运动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以竞赛为杠杆,带动和促进学校体育发展。以落实“双减”任务为抓手,加强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建设,根据校园体育环境和学生兴趣爱好,加强校本研究,设计体育课程,开展富有特色的体育活动。大力发展足球、乒乓球、排球、篮球、羽毛球具有群众基础的项目,逐步形成小学、初中、高中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体育特色学校培养体系。
2024年,县教育局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排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足球联赛、篮球联赛,组队参加市运会,获得青少部7金、14银、25铜的好成绩;县教育局组队参加六安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赛,其中城关小学参加小学组比赛,但家庙镇中心学校参加初中组比赛,文峰学校参加高中组比赛;小学组和初中组分别获得市级团体赛二等奖。
霍山县城关小学成功申报安徽省体育传统足球项目学校,安徽省霍山县第二中学成功申报安徽省体育传统田径项目学校。
3.加大投入,提升学校体育保障水平。
2024年,全县体育工作经费支出496.18万元,其中体育场地建设经费支出293.09万元,体育专用器材经费支出 116.57万元,体育工作经费支出86.52万元。投入210万元维修改造霍山第二中学东校区田径场。配齐配足学校体育设施设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器材配备达标率为100%。同时,积极推动学校体育场地周末面向学生、及社会开放,有效改善学生体育教学、活动和训练场地。
4.精心组织,多样化提升学生体质。
一是是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3-6年级及初中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高中每周开设2节体育课。2024年秋学期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二是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一布署,自2007年以来,我县各中小学校均按时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时学校添置测试器材,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2024年我县学生体质健康上报率为100%,学生体质逐年改善。三是大力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从秋学期开始,上午、下午各开设一次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求学校师生除做好广播操、眼保操、还要编排内容丰富的其它活动项目,做到人人有喜爱的体育项目、班班有特色的体育活动、校校有较高水平的运动队,确保大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四是严格执行省市规定,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自2007年以来,体育考试分数计入中考总分,并与平时体育成绩一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15年以来县教育局累计投入60多万元,购买或租用电子测试产品,确保体育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五是寄宿制学校坚持早操制度。做到教师学生同活动、同锻炼。
三、存在的问题
2024年,我县学校体育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不足。一是近年来随迁子女进城就读人数增加,部分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导致大型、团队体育项目无法正常开展。二是体育教师队伍有待加强。受教师编制限制,我县专业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不少学校体育教师多为兼职,专业素养有待提升。三是今年秋学期开始,义务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专业体育老师缺额数较多。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推动我县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特制定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我们将严格执行《意见》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把学校体育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青少年学生快乐、健康成长。二是因校施教、因人施教。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对小规模学校学生安排适宜的单项体育项目,或就近参与中心学校及其他学校的体育活动,确保每天在校锻炼2小时的任务目标达成。三是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力量。通过招聘、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紧缺学科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专兼职相结合的体育教师队伍,为体育教学开展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