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霍山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简析
一季度,全县17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产值同比增长5.4%,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2.7%,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市6个百分点,位居全市末位。
一、基本运行情况
1、从三大门类看。一季度,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上拉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4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上拉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1%,下拉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1个百分点。
2、从行业类别看。5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比重42%,同比增长5.7%,拉动全县工业产值增长2.4个百分点;13家高技术制造业企业累计增加值占全县增加值比重9.1%,同比增长44.4%,拉动全县增加值增长3个百分点。
3、从重点企业看。三大集团共计18家企业累计增加值占全县比重75.9%,同比下降1%,下拉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8个百分点。其中应流集团7家企业累计增加值占比16.2%,同比增长15.5%,上拉全县增加值2.2个百分点;迎驾集团8家企业累计增加值占比56.6%,同比下降4.9%,下拉全县增加值3个百分点;世林集团3家企业累计增加值占比3.1%,同比下降2.3%,下拉全县增加值0.1个百分点。
4、从能耗数据看。一季度,全县规上工业能耗同比下降7.9%。增加值总量排名前三的行业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能耗同比增长2.4%、通用设备制造业能耗同比下降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耗同比下降5.1%。11家大中型企业累计增加值占全县增加值比重74.6%,能耗同比下降10.8%。
二、主要问题
1、制造业拉动不足。一季度,制造业累计增加值占全县增加值比重96%,同比增长2.5%,上拉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2.4个百分点,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8.6个百分点,拉动点比去年同期下降7.9个百分点。其中主导产业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制造业增加值比重61.4%,同比下降1.5%,比去年同期下降13.2个百分点,下拉全县制造业增加值1个百分点。
2、重点企业贡献减弱。一季度,11家大中型企业(迎驾集团5家、应流集团4家、世林集团1家和东磁电子)累计增加值占全县增加值比重74.6%,同比下降0.9%,比去年同期下降10.2个百分点,低于全县增加值增速3.6个百分点,下拉全县增加值0.7个百分点。
3、企业增长压力较大。受经济下行、成本上升以及资金短缺等多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后续发展动力不足。一季度产值负增长企业数量45家,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比重26.2%,比上月增加9家,下拉规上工业产值增速5.7个百分点。累计营收负增长企业数70家,累计利润总额负增长企业数75家。
4、部分评估指标不理想。根据工业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案,数据核查误差率、上月税产比情况、产值与供电公司用电量匹配性、产值与平台能源数据匹配性、产值与营业收入匹配性以及压实数据质量情况都将作为评定当月增加值增速折扣系数的重要指标。其中上月税产比是78.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5.9个百分点,税产比低于30%的企业有16家,占全市10.8%。上月累计产值同比增长9.2%,供电公司用电量同比下降1.4%,平台能耗同比下降1.7%。
三、相关建议
1、部门联动抓好为企服务。深入企业调研,主动服务企业,摸清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所在,用好发改、经信、人社、税务等惠企政策帮扶政策,帮助解决企业堵点、难点,减轻企业负担,助推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2、强化研判抓好运行监测。多角度监测分析全县工业经济运行状况,要针对营收、用电、税收等指标与产值之间的协调性加强研判分析,要聚焦产值、利润、用工等严重下滑的重点企业加强监测预警。
3、夯实基础抓好数据质量。强化统计业务培训,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健全统计台账工作,做到数出有据。落实数据审核制度,做到即报即审,重点审核数据的逻辑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切实从源头控制并提升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