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建设信息】路通民福,业旅兴
霍山县交通局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2025年,诸佛庵镇升级改造工程快速推进,全长2.9公里、宽6.5米的沥青混凝土公路,串联起狮山村和小堰口村,惠及百余户村民,辐射林业运材面积百余亩,成为乡村振兴的“黄金通道”。交通局吴文龙同志表示:“这条路不仅解决了‘晴天灰、雨天泥’的出行难题,更打通了林业资源外销的‘最后一公里’,为产业升级和文旅融合注入强劲动能。”
与此同时,八道岭等农村联网路建设同步推进。县交运局吴文龙同志强调:“通过实施县乡道升级改造、安防工程和联网路项目,像诸佛庵镇新增联网路覆盖8个行政村,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既优化了村际交通微循环,也为全域旅游和特色产业提供了‘快车道’。”
诸佛庵镇镇长陈晨介绍,小堰口道路升级改造后,预计毛竹运输成本降低30%以上,全镇竹加工企业年产值提升显著。“过去毛竹下山依赖人工,现在车辆直达山脚,竹子砍下即装车,村民年均增收将超1万元。”依托便捷路网,诸佛庵还建成竹文化馆,打造竹产业链集群,带动千余人就近就业。
旅游方面,Y070仙人冲至小堰口段公路串联起画家村民宿集群、三线军工博物馆和红色主题密室等新兴产业,形成“研学+民宿+露营”的新业态。镇长提到:“今年游客量预计增长40%。路通了,游客来了,村民的农家乐和土特产销路更广了。”
小堰口村村民李大爷感慨:“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现在沥青路修到家门口,卖竹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新路通车后,他家竹林的运输效率将翻倍,年收入增加近2万元。桃源河村村民孙永胜补充:“八道岭联网路修通后,客商直接进村收购笋干等农产品,价格也会比往年高。”
在出行体验上,村民张大爷点赞:“过去会车都提心吊胆,现在4.5米宽的水泥路安全又宽敞,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再不用绕远路。”
路,是发展的血脉,更是百姓的心路。下一步霍山县交通运输局将深化“建管养运”一体化,推动农村公路与和美乡村、全域旅游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养护体制改革,持续提升路域环境,打造“一路一景”生态廊道,为诸佛庵镇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从产业振兴到文旅勃兴,从出行便捷到生活富足,霍山县以“四好农村路”为笔,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