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2025年上半年GDP核算简析
霍山县2025年上半年GDP核算简析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6%,全市末位,增幅分别低于全市、全省1.9、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9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47.27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60.21亿元、增长4.8%。
一、积极变化
1.工资增速大幅提高。全县两大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水利、教育、卫生和公管五大行业工资总额分别增长18.3%、17.5%、16%、14.5%和15%,全市排名分别为第1、第1、第1、第2和第1位;增速较一季度分别加快15、0、9.7、11.9和7个百分点,位次较一季度分别提升6、0、5、5和7位。
2.房地产业提升明显。全县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6.2%、拉动GDP增长0.31个百分点,增速和拉动点数分别较一季度加快7.6和0.37个百分点。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业(除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3%、51%,位次分别居全市第3位、第1位,两项指标增速分别较一季度加快36.5、32.8个百分点,位次分别较一季度提升3位、2位。
3.规下工业位次提升。全县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7.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增幅较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位次较一季度提升6位。
二、存在问题
1.规上工业支撑不足。我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7%、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10.7个百分点、低于一季度3.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每变动一个点,影响GDP约0.3028个百分点。全县一季度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2.3%,低于GDP增速1.3个百分点,仅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拉动点数较去年同期收窄2.9个百分点【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5.3%,占比较去年同期减少1.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对上半年GDP的支撑作用明显减弱。
2.批发餐饮增速不快。全社会批发业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增速分别为0.9%、5%,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7、1.2个百分点,位次均处全市后列。主要原因是限上批发业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增速为负,上半年限上批发业销售额下降4.6%,其中迎驾酒业销售公司和凯华铁合金两家公司销售额占限上批发业销售额的比重高达95.8%,但销售额增速为-5.4%,下拉全县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速5.2个百分点;64户限上餐饮单位实现营业额下降2.3%,其中27户营业额负增长单位【其中9户单位退库保留基数】下拉全县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速17.4个百分点。
3.建筑业拉动减少。全县在地建筑业总产值增长0.6%、全市第6位,拉动GDP增长0.06个百分点,增幅、拉动点数分别较一季度回落7.4、0.45个百分点。上半年在地建筑业产值增速计算方式发生变化,依据在库企业省内完成产值增速、建安投资增速、外省企业流入产值增速分别占比8:1:1进行合成。其中影响最大的在库企业省内完成产值仅增长2.7%,增速较一季度回落6.3个百分点。
4.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回落明显。全县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1%、全市末位、拉动GDP增长0.11个百分点,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2.1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落12.6个百分点,拉动点数较一季度减少0.24个百分点。
三、几点建议
1.保持长板指标优势。GDP核算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下工业增加值、零售和住宿业销售额(营业额)以及五大行业工资总额增速在全市保持领先优势。建议涉及行业主管部门持续加强和统计部门的沟通对接,充分总结工作经验、持续发挥长板优势,力争在三季度乃至全年GDP核算多做发展贡献。
2.补齐经济发展短板。全县GDP核算的主要短板在规上工业、资质等级建筑业、批发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上。建议各行业主管部门应以重点企业发展为经济工作中心,做好如迎驾集团、应流集团、衡宇集团、华宸文旅、缦森酒店、砂石公司等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发挥全县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作用。
3.关注经济运行提示。2025年,GDP核算指标取数方式、涉及经济发展各行业统计要求均在不断变化,统计部门根据工作实际,每月向相关部门发送经济运行提示函,标注相关注意事项,建议各行业主管部门多多关注经济运行提示函内容,及时掌握核算指标含义、数据生成过程,做好对相关企业、单位、项目的走访调研和监测分析。
4.重视四下样本报数。GDP核算中的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商贸四行业销售额(营业额)增速均通过“四下”样本企业的上报数据进行计算,样本企业数据较为重要,工信、商贸等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大“四下”样本企业的实地走访力度,详细掌握样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着力挖掘样本潜力、解决经营难题,力争“四下”样本单位经营持续向好,数据增长有力。